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主管单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际刊号:
1003-9783
国内刊号:
44-1308/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90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双月刊
出版地:
院校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王宁生
复合影响因子:
0.615
开本:
邮发代号:
46-210
期刊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论坛、专题报道、专家笔谈、综述、学术探讨、学术争鸣、临床研究、临床用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简介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双月刊)创刊于1990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全面报道中药新药、中医药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中药新药研究、生产、应用单位提供信息和交流园地,是中药研究、中药临床药理学科进行国内外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我国优秀中医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维普医药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传统医药网》、《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等文献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办刊方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双百”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药品管理法》为办刊宗旨,积极宣传和报道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以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为使命,为我国创新药物的开发和参与国际药品市场的竞争,提供最新信息和交流园地,,为中药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被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以岭杯"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三等奖、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栏目设置

    论坛、专题报道、专家笔谈、综述、学术探讨、学术争鸣、临床研究、临床用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投稿

1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撰稿要求

1.1一般要求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来稿要求文字通顺,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文稿中的英文缩写词须注明其中文全称;请注明英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除英文以外的外文文种(如拉丁文)等;动植物拉丁学名务必准确无误。

1.2文题题名须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尽量不用副标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

1.3作者及单位作者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应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并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同意。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作者的中英文单位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标注阿拉伯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隔开。

1.4摘要中、英文摘要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目的:为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模型、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等;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等;结论: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问题、启发、建议、预测等。

英文摘要(abstract)写在中文关键词之下,其间空一行。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Abstract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亦应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Objective(目的)、Method(方法)、Result(结果)、Conclusion(结论)等,要写得具体。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义和逻辑正确。

1.5关键词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一般3~8个。中英文关键词相对应。

1.6前言(引言或序言)一般勿超过250字。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明确提出本文目的。

1.7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应说明来源及规格或批号。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医学名词》等为准。

1.8方法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1.9计量单位 采用国际单位制并遵照国家有关量和单位的标准(GB3100-93,GB3102-93)。单位相同的参数范围,只需写出后一个参数的单位,如36~42°。百分数的范围,前一个参数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应写成53%~78%。参数与其偏差的单位相同时,统一将数字写在括号内,单位写在括号外,如(101±15)g,(40.5±1.5)岁;表示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时,应写成(27±2)%。长5cm,宽3cm,高2cm,应为5cm×3cm×2cm。本刊约定,表示段时间时采用单位符号。时间单位符号均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符号:h(小时)、min(分)、s(秒)、d(天)、“年”、“月”、“周”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仍用汉字表示。“每天”仍用“每天”,而不用“每d”;“第2天”仍用“第2天”,不用“第2d”。

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权利与责任

2.1来稿应采用word2000以上排版,请附单位介绍信,并注明保密审查意见;务必写清楚作者姓名及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凡属基金资助、国家攻关项目等请写明项目名称及编号,标注在首页下,并附相关复印件。请勿一稿多投或抄袭别人稿件。

2.2版权约定 一经投稿本刊,意味着出版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投稿6个月后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但原稿不退。一经刊用,则自动承认论文专有使用权为本刊,对本刊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发表该文无异议。未经本刊同意,该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2.3文责 论文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

2.4编辑修改 本刊对来稿有文字修改、删节权。

2.5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众多网络数据库,并将在今后进一步扩大交流范围,由此涉及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以及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等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作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出刊周期目录
[1] 徐珂,黄学宽,沈清,等. 三七总皂苷对慢性肾衰竭大鼠AngⅡ/AT1R/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17-1424.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1.
 
[2] 林劲,欧阳辉,梁春玲,等. 白芍总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25-1430.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2.
 
[3] 李开言,王军,杨丹,等. 野蔷薇根总黄酮对H2O2诱导损伤的HUVEC线粒体功能及凋亡通路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31-1436.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3.
 
[4] 魏丹丹,莫楠,朱星昊,等. 基于TGF-β1/Smad通路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37-1443.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4.
 
[5] 黎乐怡,卓俊城,谢凯枫,等. 健脾化瘀解毒方调控PI3K/Akt/HIF-1α通路干预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自噬及凋亡[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44-1451.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5.
 
[6] 赵一静,李银桂,赵忠正,等. 异荭草苷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内毒素血症小鼠神经炎症的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52-1458.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6.
 
[7] 张婉婷,王歆竹,米玉辉,等. 莲子心新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H1299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59-1467.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7.
 
[8] 王丹丹,王东梅,张英杰,等. 基于神经生长因子探讨温经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68-1473.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8.
 
[9] 王婷,全胜源,常亮,等. 基于Raf-1基因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74-1479.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09.
 
[10] 赵宏,孔令洲,张宇,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探究巴亚格七味散对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80-1489.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0.
 
[11] 秦晓宽,孙凯,方圣杰,等.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490-1499.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1.
 
[12] 吴俊松,巴元明,周珊珊,等. 实脾散治疗肾源性水肿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00-1505.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2.
 
[13] 冯冰薇,陈淑娜,成秋香,等. 化学模式识别结合指纹特征图谱与三萜酸含量测定探讨茯苓质量与产地的关系[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06-1512.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3.
 
[14] 何艳,刘冠琼,胡小祥.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伤风停胶囊的质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13-1518.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4.
 
[15] 董文敏,安叡,宋舒雨,等. 软坚清脉颗粒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19-1524.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5.
 
[16] 曾业达,范紫颖,张丹雁,等. 十亩香品种鉴定及化学成分分析[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25-1530.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6.
 
[17] 孔鹏飞,王秋晓,王邦林,等.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31-1536.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7.
 
[18] 赵宝元,张瑾,符文彬,等. 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阴虚风动型脑卒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平衡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37-1542.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8.
 
[19] 周雨禾,马宏博,李克明,等. 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PCOS伴IR痰湿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43-1548.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19.
 
[20] 彭广操,乔利杰,朱明军.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49-1555.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20.
 
[21] 王军,张海龙,春柳,等.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56-1561.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21.
 
[22] 吴春兴,裴志斐,白庆云,等.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天麻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62-1567.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22.
 
[23] 孙一凡,张昌林,毛慧,等.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68-1574.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23.
 
[24] 尤心怡,王文凤,徐霞,等. 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75-1581.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24.
 
[25] 王欢欢,孔巧丽,郭琴,等. 生姜的古代文献沿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1,32(10):1582-1590. DOI:10.19378/j.issn.1003-9783.2021.10.025.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