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论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周忠进;左文涛;1+7
高效复苏团队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章衡;2+7
CBL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SP)在护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岳彩芳;何穆涵;陈哲;李英夫;陈颖;3+18
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郑微;4+15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疗效观察,戴力;5+29
探讨西地兰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陈福海;6-7
分析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胃镜活检的临床病理诊断价值,陈慧平;8+10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与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曾盛芝;罗招川;赖晓文;谢凯;黄澜江;夏东霓;9-10
融水苗族地区H型高血压HCY(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基因多态性研究,徐宗荣;黎红;11-12
“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老年患者健康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储姜;13-15
运用品管圈活动缩短ECPR患者ECMO平均上机时间临床践行评价,许艳;李丹;顾玲玲;16-18
评判性思维与循证能力培养对消化内镜诊治过程中各类并发症应急处置结局的影响,周桂芳;谢薄;19-20+22
依折麦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朱笑;周俊;21-22
综述
探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王忠玲;23+32
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新进展,满竹;田美媛;苏小明;马艳艳;24+32
维生素D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常玉;胡全忠;25+29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杜淑敏;任玉环;26+29
缺氧诱导因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研究进展,李杰;白玉芳;27+40
纳米颗粒及天然产物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肖志勇;王晓临;28-29
术后谵妄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谢芳;贾珍;30+40
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丢失影响因素的认识及进展,高晓辉;任玉环;31-32
术前评估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方法论述,杨婧;张双元;33+38
关于硫化氢临床应用的研究概括,曹晓婷;34+43
中药单体苦参碱(Aloperine)对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治疗机制,格根图雅;徐磊;35+45
临床交流
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姜昌军;36+38
微创术式与开腹术式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评价,姚亘达;37-38
分析流感防控管理在预防院内流感中的应用价值,段宇宏;39-40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邹庆俐;41+49
探析重度颅脑损伤90例患者ICU临床治疗的效果,刘会平;顾叶;吴长江;隋明亮;杨雅迪;42-4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分析探讨,刘玉文;44-45
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价值分析,段宇宏;46+60
对比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左文涛;周忠进;47+54
瑞舒伐他汀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人群糖脂代谢的影响,代超;甘先锋;48-49
缩宫素配合人工破膜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梁淑华;50+54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应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研究,刘琴;51+56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估,曲平;52+56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汤璘珊;53-5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张桂丽;55-56
急诊股疝予以经腹股沟切口路径放置补片疝修补术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的价值探讨,张永军;57+60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柏春林;58+60
胸腔镜下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比较,金海坤;夏勇;59-60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卢俊光;61+67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林威威;李国臻;张学峰;刘晓彬;62+67
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王帅;63+78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阻滞效果及对心肌的影响观察,谢晓雪;64+67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体会,吴延斌;65+70
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陈建清;66-67
试论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杜雅绅;68+70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分析,刘竹清;69-70
血清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李瑞英;郗爱旗;71+100
分析联合应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和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屈振杰;崔琴;72+80
改良性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的影响分析,宗爱琴;73+93
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探究,王晓静;朱沙;74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康柏会;75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用于治疗中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程秋实;76
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李兵;77-78
自拟益气活络汤辨治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评价,黄龙华;79-80
高龄冠心病患者中运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季伟敏;81
DR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分析,青杨;张艳君;82
校医外科常见疾病的防治及外伤临床分析,孟广银;83+89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刘国兴;84+96
研究球囊保护对角支-单支架策略与双支架治疗策略对冠状动脉前降支真性分叉病变临床预后的影响,郭钧和;陈炎;陈海健;85+89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程翔;86
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72例临床分析应用探讨,李华龙;87
分析利用妇科超声技术检查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周倩;王媛媛;88-89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运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观察,王慧;90+96
探究痛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常琼洁;91+100
诊断技术
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司苏会;92-93
慢性心衰患者的相关参数实施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张平发;94+120
冠脉造影与双源冠脉CTA在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价值,马骥;95-96
CT和MRI在脊柱骨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毛雅梅;97+110
64排CT血管成像对动脉瘤的诊断意义,叶爱玲;98+100
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结肠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结局,王国俊;张霞燕;99-100
异常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诊断的临床观察,张凤艳;101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赵振华;赵映美;102
原发型肝细胞癌与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CT特征分析及鉴别诊断,李光芒;103+115
CDFI彩色血流显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作用研究,王媛媛;周倩;104+110
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王丽艳;孔凡刚;105+115
临床护理
护理管理小组在预防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胡军;106+126
一例脑出血吞咽障碍伴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护理,许琦;107
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李少群;黄婵真;108
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刘金凤;109-110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冯萍;111+117
浅谈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韩玉辉;刘雨;柴琦颖;张维;112+120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刘晔;113+120
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谭晶;代兵;张维;114-115
PBL与对比性护理查房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质量,黄素坤;卢云霞;范青;刘颖;林立芳;116-117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李媛媛;118+132
综合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程度的影响效果研究,王宇;119-120
社区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效果研究,刘俊峰;121+128
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王连蔚;122+128
路径化护理模式对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徐海侠;123+128
饮食护理指导对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影响,张瑞丽;124+126
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陈方;王燕;陈梦兰;125-126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作用探讨,刘炳霞;邱多欣;张洁;127-128
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岳斐斐;129+135
关于剖宫产术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张洁;刘炳霞;邱多欣;130+132
小组式层级带教方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朱小娟;131-132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体会,包丽蓉;133+135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控制力的影响,万秋萍;134-135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价值,魏学敏;136+154
细节思维管理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张剑萍;137+154
急诊病区预防护理纠纷的方法和效果,黄婵真;张瑞珠;138
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及在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李连连;139
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孙晓燕;140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疾病行宫腔镜检查的护理,陶丽佳;141
PBL教学模式结合现场观摩在内镜中心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张玉莲;陈娜;142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作用分析,王蕾;143
评价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陈芬安;144
人文关怀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付瑶瑶;邱山;145
浅谈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高秀娟;蒋悦;146
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观察及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影响评价,王萍;147
关于产科实习护士带教相关体会,方季;148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卢进杰;149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赵强;150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严静;151
SLE伴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护理体会,李蓉;赵翠芬;152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华婷;汤国芳;153-154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刘永玲;155+164
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王培荣;156+182
预习一主题一案例教学法对重症监护室实习护士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万吉;罗婷婷;穆红利;李韫;157+159
应用延续性护理改善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价值分析,夏琴;158-159
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模式下的应用有效性,陈娜;160+164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赵琳;刘凌云;付黎影;161+170
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史慧英;162+172
中医中药
观察采用"升阳祛霾"针灸法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严桂芳;163-164
挑刺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白胜利;孙丽;165
经方论治阳痿验案浅析,于喜才;夏国守;166
采用归类法认识疾病的本质,孙芳;167+172
药物与临床
唐蜀华教授中西结合辨心律失常脉象,刘宁;唐蜀华;168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研究,高静;169-170
对比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陈光畅;171-172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洪茂春;173+176
异丙酚、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李吉;174+176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王维巍;175-176
脂必泰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对老年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肖俊营;177+180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孔,庆春;178
奥沙利铂与贝伐单抗化疗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季晓峰;179-180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观察,杨晨;蔡鹏;牛森;181-182
阿戈美拉汀与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刘开智;唐帷微;183+198
缬沙坦联合尼可地尔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研究,黄江燕;184+189
茵陈蒿汤加减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肝炎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蒋兆荣;姬腾飞;刘欢;顾生旺;185
18例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用鹜芪口服液治疗的临床分析,陈建军;186
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门诊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何海霞;187+189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李金泽;188-189
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王姝;190+195
医学广角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鲁萍;191+195
卫生资源投入与居民健康相关性的实证分析,陈亚平;李志娜;192
特色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简析,萨日娜;193+195
医学生理学之尿的形成和排出,王芳;194-195
头晕眩晕的评估,江自望;米明珊;196+198
区域经济下地方中医药高专“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张丽萍;艾瑛;197-198
更正声明
12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投稿流程
199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稿件查询流程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