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针灸临床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
国际刊号:
1005-0779
国内刊号:
23-1354/R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创刊时间:
1984
类别:
省级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孙申田
复合影响因子:
0.633
开本:
邮发代号:
14-177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主要栏目:
理论探讨、名医经验、临床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针灸临床杂志杂志简介
  • 针灸临床杂志杂志

    《针灸临床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国内唯一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学术期刊,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联合办刊。该期刊为国内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着重反映全国针灸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就,及时向国内外读者传播最新的针灸临床学术信息,辟有丰富的临床内容,融学术、普及为一体,栏目设有:理论探讨、名医经验、临床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 针灸临床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上海图书馆馆藏
  • 针灸临床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针灸临床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理论探讨、名医经验、临床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针灸临床杂志杂志投稿

1 《针灸临床杂志》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要求文字简炼,数据可靠,论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论著和综述不超过4000字,其他文稿1000~2500字为宜。 

2 《针灸临床杂志》来稿请用16开20×20方格稿纸正楷工整书写或微机排版,不接受复印、复写稿件,所有外文均须打字,注意大小写及正斜体,上下标字母、数据、符号位置高低需分清。 

3 《针灸临床杂志》文题要确切简明,以不超过20字为宜,论著或研究文稿均应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报道性摘要交代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注意这四要素不要缺项。科研课题论文及创新内容较多的论文要写此类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指示性摘要交代一次性文献的论题及取得成果的性质和水平,即写清作者做了什么工作,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可写指示性摘要,以100字左右为宜;报道—指示性摘要为上述两者之间,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以200字左右为宜),一般用第三人称,不分段,不加评论和诠释。 

4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要求附有英文摘要,为中文摘要简洁、准确地转译,以150~180个词为宜,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英文摘要的顺序为:文题、作者、摘要、作者单位及地址、关键词。 

5 来稿均需附有反应文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3~8个,可参照《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等,尽量选用规范词。 

6 名词术语及符号 名词术语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及新略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全称或加注释。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为准,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 

7 计量单位及数字 本刊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等。中药处方的药量单位除引用古代文献时使用原单位外,均用g表示。数字用法参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试行规定》的联合通知。 

8 表格及插图 图表要少而精,表格用“三线式”表,必须附有表序、表题。表心要整齐清楚。必附图用硫酸纸、碳素笔绘。 

9 标题层次 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标题序号均左顶格起,标题序号分别用1,1.1,1.1.1的格式。 

10 参考文献 必须是对论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最必要、最新的原始文献。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不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按出现顺序列出,即“顺序编码制”,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号内注明,如[1]或[2-5]等。

《针灸临床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投稿须知[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封2. DOI:10.3969/j.issn.1005-0779.2022.01.001.
 
[2] 霍宏,董旭,崔一之,等. 转录组学应用于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探讨[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1-7.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1.
 
[3] 吴雪梅,睢明河,杜秋慧,等. 关于足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穴定位的探讨[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7-12.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2.
 
[4] 马帅,王玉琳,张思琪,等. 头针结合"经颅重复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13-17.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3.
 
[5] 齐晓琪,李瑞,王世东,等. 采用红外热像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背俞穴位置古今差异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17-21.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4.
 
[6] 李昕蔚,刘云霞,张云舒. 脐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22-27.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5.
 
[7] 邢龙飞,李丹,杨帅,等. 揿针结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27-31.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6.
 
[8] 杜娟,丛慧芳. 基于肠道微生物研究芒针速刺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疼痛的治疗机理[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32-36.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7.
 
[9] 李崖雪,刘小华,闫禹竹,等. 深刺下关穴配合烧山火治疗风寒型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37-42.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8.
 
[10] 逄静,尹洪娜,夏昆鹏,等. 迎香穴穴位埋线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43-47.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9.
 
[11] 李晓宁,金成,陈福右,等. 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延髓麻痹可视化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47-53.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0.
 
[12] 周悦,庞祖宜,徐振华.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选穴规律[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54-58.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1.
 
[13] 史晓伟,王东峰,邓晓丰,等. 不同针刺方式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软骨细胞及Ⅱ型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59-64.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2.
 
[14] 刘伟伟,丁麟,王秀艳,等. 电针联合埋线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NLRP3水平及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64-69.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3.
 
[15] 杨松,孟灵,钟青华,等.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GFAP、 NF-κB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70-75.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4.
 
[16] 王晓玲,范晓艳,赵鹏涛,等. 针刺联合补脾强力方治疗对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免疫调控[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76-81.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5.
 
[17] 杨梦,周鹏. 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针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治作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82-85.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6.
 
[18] 梁晓伦,符文彬. 符文彬教授"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86-91.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7.
 
[19] 仲桂林,陈尚云,尹丽丽. 浅议太冲至骨法治疗气泄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91-94.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8.
 
[20] 姜泽飞,岳广晴,贾宏彬,等. "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研究概况[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95-99.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19.
 
[21] 陈侃俊,王丽莉. 艾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应用及机制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99-103.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20.
 
[22] 胡江杉,李佳,黄重生,等.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104-107.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21.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