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
1007-5232
国内刊号:
32-1463/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4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学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李兆申
复合影响因子:
0.761
开本:
邮发代号:
28-105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述评、诊疗规范、会议纪要、论著、论著摘要、基础研究、临床报道、技术交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简介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南京医学会承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国内外消化内镜学的最新进展,努力推动和促进我国消化内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主要报道内容包括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胆囊镜和大肠镜、小肠镜、乙状结肠镜等领先的科研成果,及其设备、技术在国内外的进展,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是江苏省“双效”期刊、华东优秀期刊,被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述评、诊疗规范、会议纪要、论著、论著摘要、基础研究、临床报道、技术交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投稿

稿件的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凡统计资料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临床报道、病例报道等不超过1500字。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中文摘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摘要中的缩略语、代号等,除公知公认者外,首次出现时需注明全称。中文摘要一般300~500个汉字,英文摘要应多于200个实词,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祥。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6.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有无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7.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王智杰,柏愚. 《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解读[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35-38.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1220-00760.
 
[2]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1-18.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1111-00661.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 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2021)[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19-34.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1119-00688.
 
[4] 纪晓丹,龚彪,吕婵,等.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离断并胆瘘1例[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75-77.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1202-00649.
 
[5] 吴伟,徐丽明,胡端敏,等.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对内镜活检阴性消化道恶性狭窄的诊断价值(含视频)[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71-74.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1103-00680.
 
[6] 黄可婷,金多晨,党旖旎,等. 内镜切除术后异时性胃癌的研究进展[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78-81.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615-00229.
 
[7] 岳汶,许梦情,尹启航,等. 新疆石河子市胃镜活检患者胃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39-45.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519-00210.
 
[8] 郭权,范晓通,赵芯,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内镜复查依从性的现状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46-52.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1022-00856.
 
[9] 付凤琴,林晓露,程辉,等. eCura评分系统在早期胃癌内镜非治愈性切除后治疗策略选择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53-59.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224-00984.
 
[10] 关雪,张倩,邢洁,等. 漏诊型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60-64.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308-00909.
 
[11] 林吟,邹东东,吴以龙,等. 亮蓝光成像与联动成像在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1):65-70.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905-00747.
 
[12] 宁波,令狐恩强. 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手术不同治疗通道的新进展[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69-973.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930-00557.
 
[13]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等.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上海)[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49-963.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522-00329.
 
[14]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等. 县域医院消化专科规范化建设指南(2021)[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64-968.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812-00499.
 
[15] 杨丽虹,蒋鹏,董驰,等. 表现为食管黏膜下肿物的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29-1031.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1103-00437.
 
[16] 董海燕,武茜,苏淑芬,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早期回肠癌一例[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31-1032.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511-00415.
 
[17] 刘明东,沈永华,朱浩,等. 经腹壁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联合经皮清创治疗急性胰腺炎坏死性包裹一例[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33-1034.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513-00421.
 
[18] 梁丽,仲威龙,方琳,等. 结肠镜检低血糖发生率及肠内营养素预防低血糖的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18-1020.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125-00903.
 
[19] 胡平,柏建安,田野,等. 炎症性肠病合并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21-1025.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630-00273.
 
[20] 周帅阳,金颖. 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清洁肠道对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25-1028.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714-00438.
 
[21] 周林香,沈磊. 结直肠无蒂锯齿状腺瘤的研究进展[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35-1040.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619-00349.
 
[22] 覃弦,宋军,侯晓华.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进展[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40-1046.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813-00495.
 
[23] 马晓冰,李长政.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急诊结肠镜时机的争议[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74-976.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712-00470.
 
[24] 王子恺,杨云生,李闻,等. 急性阑尾炎消化内镜治疗现状及展望[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76-979.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618-00541.
 
[25] 张琎,肖勇,印安宁,等. 乳果糖联合聚乙二醇方案对不同风险分层人群肠道准备效果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80-984.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412-00240.
 
[26] 徐恩盼,李冰,周平红,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超高龄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85-990.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1207-00616.
 
[27] 史济华,李文彬,张晓宇,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20 mm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结局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91-996.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1113-00628.
 
[28] 朱晓佳,吴璋萱,戴华梅,等. 内镜冷圈套器切除结直肠腺瘤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997-1002.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203-00800.
 
[29] 吴瑞,朱先兰,纪璘,等. 各肠道节段退镜时间与结肠镜质量的关系[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03-1007.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10329-00931.
 
[30] 徐闪闪,柴宁莉,令狐恩强,等. 同时性多发早期食管癌和上皮内瘤变主病灶与副病灶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08-1012.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0925-00687.
 
[31] 倪柳菁,朱锦舟,奚黎婷,等. 窄带光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活检病理提示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12):1013-1017.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01214-00972.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