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
1009-9158
国内刊号:
11-4452/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78
类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尚红
复合影响因子:
0.965
开本:
邮发代号:
2-71
期刊收录: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JST收录(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主要栏目:
述评、论著、论著摘要、讲座、特载、综述、案例报告、继续园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杂志简介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78年9月创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是我国检验医学和各科医学实验室诊断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高级学术核心期刊,其读者面之广,发行量之大为本领域第一位,位居中华系列杂志前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拥有80位我国检验医学领域和相关领域著名学科(学术)带头人,总编辑为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全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报道我国检验医学和医学各科实验诊断领域先进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引导学科发展。本刊的办刊理念是“对作者负责,让读者满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中高级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医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临床各科医师为主。作为我国检验医学领域专业人员发表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增强学术导向性和实用性,使其更贴近读者、贴近临床,满足作者需要,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JST收录(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述评、论著、论著摘要、讲座、特载、综述、案例报告、继续园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杂志投稿

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注于首页左下方。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电子信箱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3.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包括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案、对象来源、纳入和排除标准、分组、干预措施、观察指标)、结果(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统计学分析应包括统计方法及统计值,仅有P值是不够的)和主要结论,结论要与目的相呼应。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WEIYu-xiang*,CONGYu-long,YINZong-jian,ZHANGLi-wen.*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TheGeneralHospitalofPeople′sLiberationArmy,Beijing100853,China”。转行顶格写:“Correspondingauthor:CONGYu-long,Email:yulongc@263.com”,如通信作者与第一作者单位不同,则通信作者单位也应列出。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细。

4.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5.前言的撰写:对前言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简洁、吸引读者,目的是清晰地告诉读者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引导读者阅读全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作者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前言的内容包括:(1)问题是如何提出的:最好的问题是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但现有的资料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想通过研究来解决或回答这个问题;(2)本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3)介绍以往的研究工作:对以往研究工作做简短的回顾并适当引用参考文献;(4)阐述你的研究工作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如同样的临床研究,在观察对象、随访时间、处理方法、对混杂因素的控制、观察指标等方面有何不同;(5)解释专业名词或术语:对文内涉及的一些专业名词或术语,需要作者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些名词包括新出现的,或以往出现过,但有不同解释的专业名词;(6)交代研究的设计方案:不必给出研究结论。

6.方法的撰写:明确说明观察或试验对象(患者或实验室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其他重要特征。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年龄、性别和种群这类变数与研究目的相关性不是非常清楚的,作者写入研究报告内要明确加以说明。怎样和为什么用特殊的方式来研究,其指导原则要叙述清楚,譬如,作者要解释为什么使用某个年龄对象或为什么要排除女性。作者要避免使用“种族(race)”这样的术语,它缺乏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可以用“种群(ethnicity)”或“种群组(ethnicgroup)”这样的变换说法代之。作者要认真界定这些词语的含义,明确说明这些数据是如何收集的(如在普查表中使用什么术语,数据是自填的还是他人确定的,等等)。

要详细说明方法、仪器设备(在括号内标明生产厂家名称和国籍)和步骤,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重复该试验。公认的方法要给出参考文献。已发表过但并不为大家熟悉的方法要给出参考文献并作简要描述。新的或经过实质性修改过的方法要作描述,说明使用理由,并评价其局限性。精确说明药物及化学品的使用,包括通用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韩东升,马筱玲,吴文娟. 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医院实验室本地化之路:现状和挑战[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00-104.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009-00619.
 
[2] 刘文静,孙宏莉,赵颖,等.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1例马内菲篮状菌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93-196.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623-00392.
 
[3] 陈丽娟,郑丽衡,林晶,等. 颅脑损伤后人型支原体颅内感染1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97-199.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415-00240.
 
[4]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 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05-121.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109-00695.
 
[5] 熊玉锋,蔡贞,张晔,等. 基于即时检测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200-206.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420-00250.
 
[6]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22-136.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118-00721.
 
[7] 梁馨月,孟涵,王启,等. 优化血培养检测流程的效果评价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37-144.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103-00683.
 
[8] 胡珊,姜伟伟,顾锋,等.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鉴定和鉴别耳念珠菌及其近缘菌[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45-150.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519-00316.
 
[9] 朱娟,李颖佳. 组氨酸激酶AgrC在亚抑菌浓度环丙沙星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机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51-156.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101-00677.
 
[10] 曹文婷,沙丹,齐倩倩,等. 2011至2018年无锡市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与分子分型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57-163.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601-00345.
 
[11] 樊路娟,酒康楠,刘智超. 一株新ST型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对不同耐药表型不动杆菌属细菌的抑制现象初探[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69-173.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122-00730.
 
[12] 谭昭麟,吕莉琨,谢彤,等. 天津市输入性基孔肯亚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74-179.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427-00271.
 
[13] 王艳,王清涛,张顺利,等. 一种用于即时血糖检测的人源全血质控物研制与评价[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80-185.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913-00571.
 
[14] 石秀芳,吕礼应,张玉慧,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和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的临床意义[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186-192.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518-00311.
 
[15] 王辉. 多学科合作构建感染病的诊断管理体系[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2):97-99.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209-00763.
 
[16] 张晓敏,崔雨婷,张晶晶,等.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8-13.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901-00553.
 
[17] 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 感染性眼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14-23.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728-00460.
 
[18] 朱晶,张春燕,郭玮,等. 差值校验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77-81.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324-00183.
 
[19] 温冬梅,郝晓柯. 基于患者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建立原则及研究进展[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82-86.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623-00391.
 
[20] 邹志晨,宋科官,宋秋实,等. 微流控免疫芯片在医学检测中的现状和研究进展[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87-92.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319-00172.
 
[21] 范铿娜,欧启水,刘晓峰. 自身免疫性脑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24-29.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828-00546.
 
[22] 刘炳佑,孙翀,郑永胜,等. 抗结区及结旁区抗体阳性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抗体检测及临床特征[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30-35.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903-00558.
 
[23] 丁耀威,史一君,RASHA,等. 基于串联质谱标签技术筛选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36-44.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831-00548.
 
[24] 曹国君,李云春,许笑,等. 圆盘式微流控芯片在脑梗死患者CALR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初步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45-50.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013-00631.
 
[25] 陈锟,马晶晶,王迪,等. 脑脊液MyD88L265P基因突变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预后的影响[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51-57.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114-00712.
 
[26] 魏晶,周冬梅,李培培,等. 甘油三酯/胱抑素C比值联合3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58-64.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405-00214.
 
[27] 宗璐,杨凡,司力,等.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65-70.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328-00194.
 
[28] 高春海,邱晓丽,张彩凤,等. 临沂地区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产酶型别与耐药性分析[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71-76.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0705-00411.
 
[29] 王传新. 新时代检验医学发展定位与思考[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1-4.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209-00762.
 
[30] 关明. 重视脑脊液检验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45(1):5-7.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129-00743.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