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
1007-8118
国内刊号:
11-3884/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95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协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肝胆胰脾外科杂志
总编/主编:
顾万清
复合影响因子:
1.504
开本:
邮发代号:
82-857
期刊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简介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期刊(月刊)。办刊宗旨是:依托基础及临床研究,瞄准技术进步,发展与交流学术,提高肝胆胰脾外科水平。以严谨、创新、求精、面向临床一线、追求开卷有益为基本工作方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杂志投稿

(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文体设计: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重要数据须经严格的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不超过5000字,一线集萃·短篇论著等不超过2000字。新技术、新手术应附主要图片。涉及病理诊断的文稿,应附病理照片或切片。

(2)《中华肝胆外科杂志》文题:力求简明扼要、醒目,突出反映文稿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符号、简称、缩写及商品名等。列出英文标题,中英文标题应一致。

(3)《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作者:作者署名列于文题下,单位系指第一作者所在工作单位,并注明地址,邮政编码及电话号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作者应是:

①参与选题和设计、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论点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须具备。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通信作者姓名、电子信箱。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

(4)摘要:论著稿件另须写成一结构式摘要(含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6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含不需摘要文稿)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如LIU Yong-xiong。外国作者姓名的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作者之间用“,”分开),;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综述类稿件写成报道式提要(200字,英文500个实词)即可。

(5)关键词:论著及综述类论文需标引3~6个关键词。请尽量选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只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之间用“;”号;并空2个字符。

(6)术语: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名词术语应用全名,不可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中文又需多次引用时,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后加括号注明缩写名。

(7)图表: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表)应冠有简练的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该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为便于表格的排版和版式的美观,表格中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角码的形式,按下列顺序选用:a,b,c,d,e,f;在表注中依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5∶7。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另用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机上下载的大体和组织、细胞图片应改拍为像片刊出。

(8)计量单位:应按照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

(9)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根据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由特定起点与终点定界的时间段的表示,起点与终点之间以一字线即“—”为分隔符,而不再用波纹线即“~”,如2001—2004年(不再用2001~2004年)。除了上述时间段之外的其他计数、计量范围的表示,仍然用波纹线“~”,如3~6 kg。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20%~40%。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 cm×3 cm×5 cm。

(10)统计学要求:按GB 3358.1-93《统计学术语》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撰写论文时应详细交待实验设计方法、统计学处理方法,写出描述性统计量和检验统计量,还应对所使用的统计软件包及其计算结果中一些符号所代表的统计量加以说明。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标准(一般为0.05)的情况,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写明P的具体数值或相应的不等式。不再采用将P<0.05描述为“差异有显著意义(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将P<0.01描述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表达方法。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

(12)参考文献是科技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地标示了引用他人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或数据,并列出了其来源。表明了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历史背景,也体现了科学的继承性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参考文献:著录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并在文中引用处标明,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要求:

(1)为作者亲自精读、精选,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2)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3)文献应兼顾国内外相关的,以近5年内公开发行的期刊或图书(含电子出版物)为主。务必充分引用本刊相关文献。通常不引教科书,勿引内部资料。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作者姓名间加“,”,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名字只用缩写首字母,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在不少的来稿中,常见的错误,表现为:

(1)所列参考文献缺项或格式不一;

(2)正文所引文献与文末参考文献不对应;

(3)刊名缩写有误;

(4)出版项目不全等。

为了方便读者通过所引参考文献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共享资源,现列出我刊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要求并举例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 文题. 刊名,出版年,卷号:起页-止页. 

[1] 刘永雄. 重视肝脏外科与胆道外科的相关问题.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 9: 1-2. 

[2] Thomas JP, Arzoomanian RZ, Alberti D, et al. Phase I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dynamic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J Clin Oncol, 2003,21:223-231. 

专著:[序号]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篇)名//原文献的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1] 裘法祖. 脾脏疾病//黄家驷,吴阶平,主编. 外科学. 上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880-883. 

[2] Powell MR. Nuclear medicine in surgical diagnosis//Dunphy JE, Way LW, eds. Current sur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5th ed. Los Altos: Lange, 1981: 78-82.

(13)本刊对来稿均经同行专家审读或复审、集体定稿会决定处理意见;对退修稿的处理是只给作者寄退修单,不寄原稿,在退修单上列有详尽的返修意见,请作者在自己所留底稿上按其要求认真修改。为缩短出版周期和减少错误,请作者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及电子信箱地址。使用电子信箱发送修改稿。凡修改稿超过退修单所要求的期限未发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3.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说明。 

4.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编辑部对不用的稿件将提示退稿理由,作者亦可查询。 

5.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100元),中华医学会会员交50元(需附会员证复印件),约稿、编委来稿免收。稿件确认刊用后须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须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

6.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光盘形式同时出版。编辑部将采取多种措施区别各种情况,尽力减少“时滞”。首先请作者尽量按本稿约要求严谨撰写;涉及补充、修改、校订等方面的工作请认真配合,尽量避免延误!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用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王征征,欧阳敬中,缑明昊,等. 新型冷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临床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06-809.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519-00172.
 
[2] 骆华刚,黄静,毛书奇,等.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10-814.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16-00140.
 
[3] 纪任,刘春红,范卫填,等. 以剩余肝体积快速增长决定ALPPS第二步手术实施的经验总结[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15-818.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26-00147.
 
[4] 骆必伟,张育森,杜志勇,等. 17例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19-82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612-00195.
 
[5] 崔成昊,王砚伟,梁雨荣. 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切缘阳性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23-828.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619-00199.
 
[6] 金帅,强泽远,严操,等.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17例单中心临床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29-83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628-00208.
 
[7] 邱陆军,刘振,王成,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33-837.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11-00134.
 
[8] 刘行,张庆桥,肖晋昌,等.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伴危险侧支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38-84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728-00243.
 
[9] 刘路政,陈家诚,陈良,等. HBx不同表达水平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索拉非尼耐药的影响[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42-84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516-00167.
 
[10] 张金,肖琪,蒲康,等. 微小RNA-101a抑制IRE1α信号通路调控肝星状细胞诱导的肝纤维化[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47-85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05-00126.
 
[11]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围手术期管理学组. 成人肝移植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01-805.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714-00230.
 
[12] 严小鹏,张苗苗,陶杰,等. 磁锚定单孔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一例[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60-86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719-00236.
 
[13] 葛一亨,吕品,刘奔,等. 腹腔内横纹肌肉瘤两例[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61-86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28-00148.
 
[14] 王子岳,孙晓东,周建鹏,等. 误诊为壶腹癌的异位胰腺一例[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63-864.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521-00174.
 
[15] 谢巧,蔡萍,刘晨,等. 胃肠外胰腺间质瘤四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58-859.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507-00157.
 
[16] 张军港,吴伟顶,张远标,等. 吲哚菁绿荧光技术应用于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三例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65-867.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607-00191.
 
[17] 张天辰,雷鑫焌,毛珍珍,等. 三级淋巴结构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71-874.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530-00186.
 
[18] 李征,郑亚民. 急性胆囊炎东京指南与欧洲世界急诊外科协会指南的比较[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75-880.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30-00117.
 
[19] 黄小准,王春玲,黄璋侃,等. 急诊切除或肝动脉栓塞术后二期切除治疗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近远期疗效的荟萃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1):852-857.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517-00169.
 
[20] 翟浩宇,曹欢,杨柳,等. 血红素加氧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及机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71-77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22-00631.
 
[21] 刘奔,葛一亨,成昱昊,等. 肝、脾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合并自发性脾破裂出血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80-78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10-00618.
 
[22] 张旭,任悦义,侯可峰,等. 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81-783.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112-00018.
 
[23] 穆华,陈涛,张建军,等. 乳腺癌孤立性脾脏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83-785.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204-00044.
 
[24] 吴宝强,李涛,张旭东,等. 完全左侧卧位下行腹腔镜肝Ⅶ段切除的临床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77-779.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17-00141.
 
[25] 李想,宋红丽. 铁死亡与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靶点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86-789.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10-00131.
 
[26] 许鑫森,刘颖斌.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处理策略[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89-79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128-00035.
 
[27] 徐俊明,赵昕,贺强. 环状RNA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92-79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119-00591.
 
[28] 辜嘉宇,唐勇,孙释然,等. 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防治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97-800.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20-00629.
 
[29] 张宇波,牛一鸣,赵鹏,等.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微血管侵犯术前早期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21-72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27-00113.
 
[30] 徐卓,李胜超,贾聿明,等. 环状RNA-EIF3I对肝细胞癌生长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27-73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120-00592.
 
[31] 张煌斌,鄢业鸿,万昊,等. 基于SII、AFP和肿瘤长径的肝细胞癌术前微血管侵犯的预测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33-738.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22-00110.
 
[32] 储楚,丁红梅,任真,等. 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术前鉴别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39-743.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203-00043.
 
[33] 陈惠春,涂海斌,林健玲.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查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44-747.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31-00644.
 
[34] 宋峰亮,张克诚,陈钟,等. 胆囊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肿瘤相关突变基因筛选[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48-75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16-00101.
 
[35] 宋黎明,李学民,杨鹏生.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LC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探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53-75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20-00143.
 
[36] 谢朝云,杨波,杨忠玲. L型细菌感染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57-76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030-00569.
 
[37] 王芳菲,吕少诚,曹迪,等. 术前CA19-9/GGT比值与远端胆管癌术后远期生存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62-76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15-00624.
 
[38] 解松龄,甘磊磊,王高生,等. 动态监测HBP、PCT与IL-18对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10):767-770.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01-00609.
 
[39] 王芳菲,吕少诚,贺强. 门静脉积气病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717-720.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0925-00514.
 
[40] 吴官华,陈勇军.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新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709-71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105-00007.
 
[41] 崔成昊,梁雨荣. 胆道癌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体治疗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712-717.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219-00058.
 
[42] 王芳菲,吕少诚,贺强. 门静脉积气病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717-720.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0925-00514.
 
[43] 文天夫,李川,彭伟,等. 做细肝细胞癌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41-644.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18-00142.
 
[44] 卢中山,胡晓燕,王伟,等. 叉头框蛋白A2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94-698.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07-00088.
 
[45] 张建康,林旋,龙倩,等. 胆囊管囊肿误诊为胆总管囊肿一例[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707-708.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209-00052.
 
[46] 徐延田,刘军,孟凡迎,等. 腹腔引流管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法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99-70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23-00111.
 
[47] 刘飞,李锴,胡伟,等. 胰管支架在预防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701-703.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115-00020.
 
[48] 何乔木,朱桂英,廖诗瑶,等.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五例报告[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704-70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021-00553.
 
[49] 马德林,杨金焕,杜刚,等.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45-65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31-00645.
 
[50] 刘鹏,解宇威,张露旬,等. 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抗肿瘤药物对合并微血管侵犯肝癌术后近期复发的影响[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52-657.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19-00628.
 
[51] 林坤,高知玲,杨冠华,等. 基于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58-662.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01210-00619.
 
[52] 何子朋,唐华,蒋鹏程,等.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预测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初步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63-666.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126-00031.
 
[53] 许寅喆,潘颖威,张平,等. 基于快速手术病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教学培训模式探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67-671.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817-00270.
 
[54] 易伟,李单,朱宏亮,等. 暂时性腹腔关闭联合持续负压吸引在严重胰腺损伤中的应用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72-675.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526-00180.
 
[55] 杨阳,宋红霞,陶连元,等. 急性胰腺炎患者间接测热法和公式预估法计算每日总能量消耗的比较[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76-680.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410-00132.
 
[56] 陈玉辉,刘志伟,王鹏飞,等. 经窦道胃支架管置入引流术在持续性胰外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81-684.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09-00093.
 
[57] 王要轩,薛焕洲,姜青峰,等. 圈套式胰管对黏膜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85-688.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07-00090.
 
[58] 牙学强,刘建华,杜成旭,等.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1,27(9):689-693. DOI:10.3760/cma.j.cn113884-20210310-00095.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