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
0254-5098
国内刊号:
11-2271/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1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协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苏旭
复合影响因子:
0.617
开本:
邮发代号:
18-93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放射治疗、放射卫生、环境放射性、影响技术、病理报告、核事故应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简介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事业的发展。主要报道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剂量控制,放射病诊断治疗及实验研究,放射卫生防护,环境放射性,环境放射性监测,核事故医学应急等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文章。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读者对象为从事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辐射防护,环境保护,临床医师,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医学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放射性厂矿技安人员及科技信息工作者。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放射治疗、放射卫生、环境放射性、影响技术、病理报告、核事故应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杂志投稿

1.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所占版面)一般不超过6000字。

2.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来稿必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1作者为署名的任何来稿。另外来稿可用不同文字向国外杂志并行发表,但在国内、外发表时的作者署名顺序必须一致。

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中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括号内为项目号)”,并在投稿时附基金项目审批复印件。

4.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收取处理费的规定,本刊从2009年起,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100元(中华医学会会员50元,须附会员证复印件)。确定采用后,酌收适当的发表费。先由编辑部寄给作者交纳发表费的通知单,发表费由作者所在单位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件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本刊两册。

5.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6.自2009年7月起,本刊启用中华医学会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可登录注册投稿,随时查询处理状态。为了避免电子版本格式差异带来图表方面的变化,须同时邮寄纸质稿件一份和单位推荐信一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许书聪,郝文瀚,袁新宇,等. 基于水当量直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在儿童头部CT检查中的价值[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69-72.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725-00291.
 
[2] 苗晓翔,苏垠平,卓维海,等. 基于EPA/BEIR-VI模型的我国居室内氡致肺癌风险估计[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45-49.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822-00338.
 
[3] 马秀凤,刘庆云,甘睿琳,等. 2020年IAEA比对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50-54.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916-00380.
 
[4] 嵇志刚,李天来,徐艺,等. 2018—2020年陕西省部分医院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55-60.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607-00236.
 
[5] 史金明,金晶,陈欢,等. 老年综合评估状态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7-11.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1014-00414.
 
[6] 高瀚,钱普东,明学中,等. 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在乳腺癌放疗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12-17.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927-00395.
 
[7] 郭信伟,叶宏勋,孙红娟,等. 治疗前Naples预后评分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18-24.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731-00306.
 
[8] 闫可,魏菀怡,杨洁,等.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联合临床分期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25-31.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823-00340.
 
[9] 郭宁,王巍伟,王勇,等.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对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32-39.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917-00382.
 
[10] 许森奎,李林涛,张啸龙,等. 2021年中国放射治疗师基本情况调查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40-44.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923-00389.
 
[11] 王东方,齐雪松,吴丽娜,等. 某矿井下作业人员外周血血浆miRNAs表达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1-6.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723-00287.
 
[12] 梁纳,张勇,李荣清. 多模态功能成像及影像组学预测直肠癌放化疗疗效研究进展[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73-77.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918-00383.
 
[13] 陈文萍,尹克杰,李茗,等. 利用虚拟平扫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61-66.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819-00336.
 
[14] 秦建军,何敏,居敏,等. 体表覆盖干燥棉织物对放疗剂量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42(1):67-68. DOI:10.3760/cma.j.cn112271-20210816-00328.
 
[15] 韩瑜芙,温强,王华林,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口服 131I后体内活度变化及剂量水平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892-89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3.
 
[16] 黄丽华,郑琪珊,张燕,等. 接触 131I放射性核素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估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898-90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4.
 
[17] 孙伟航,张琳,牛菲,等. 碘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 131I的监测结果与分析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06-91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5.
 
[18] 张永县,牛延涛,郭森林,等. CT扫描方式对表浅器官辐射剂量测量值变异性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56-96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14.
 
[19] 钱宇欣,尹亮亮,谢雨晗,等. 水中总α放射性测量的制源厚度及效率校准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37-94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10.
 
[20] 杨声,闫庆倩,张菁,等. 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X射线设备及诊断频度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41-94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11.
 
[21] 张玉,张青波,赵超云,等. 血氧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IMRT技术在胶质瘤术后放疗语言功能区保护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31-93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9.
 
[22] 张书琴,崔明,张梦然,等. 137Cs γ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中circRNA m 6A修饰谱的影响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12-91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6.
 
[23] 马丽萍,刘青杰,田雨汀,等. 褪黑素通过调控p53介导的细胞早衰抑制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中黑色素合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20-92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7.
 
[24] 贺改英,勾文峰,王毅,等. 双光子成像技术在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26-93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8.
 
[25] 毛喻萱,张冰洁,孙全富,等. 一起介入治疗意外照射导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调查及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881-88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1.
 
[26] 韩林,张冰洁,王平,等. 一起介入治疗意外照射导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的生物剂量估算[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886-89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02.
 
[27] 李健敏,庞林宾,尹承娣,等. 腹盆腔肿瘤 125I粒子植入术后个体化防护临床研究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46-95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12.
 
[28] 赵俏俏,范瑶华,黄卓,等. 神经介入手术中患者峰值皮肤剂量水平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2):951-95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2.013.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