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
1671-7600
国内刊号:
11-5530/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99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协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裴国献
复合影响因子:
1.285
开本:
邮发代号:
46-248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临床研究论著、应用解剖、生物力学、组织工程、综述、继续教育教程、病例报告、临床经验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简介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99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办刊宗旨是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骨科专业的动态和国内外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临床工作为主,着重报道创伤骨科专业的临床研究论著,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临床研究论著、应用解剖、生物力学、组织工程、综述、继续教育教程、病例报告、临床经验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投稿

1.《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要求资料可靠,文字通顺精练、数据准确,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基金类稿件优先录用。 

2.《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来稿应一式三份,采用微机打印(5号宋体,1.5倍行距)。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须排斜体等应予以注明。 

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综述、继续教育一般不超过5000字,临床经验、研究简报、病例报告等短篇类不超过1500字。 

4.文责自负。投稿内容务必真实,请勿一稿两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或私自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与资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投稿人自负。引用或参照他人的研究观点、标准等,务必在文稿中指出,并附参考文献,以免引起争议。 

5.投稿须附第一作者单位正式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审查、保证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及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等。 

6.投稿时务请另页附注第一作者的姓名、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电、宅电)、传真号码、电子邮件E-mail等。 

7.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而负责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非同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 

8.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AO论坛、研究生园地、骨科康复、研究进展、继续教育栏目的第一作者请附一寸免冠照片一张,以便在稿件录用时与论文同时刊出。 

9.论文刊登后获国家、军队、部省级以上(或国际奖项)利技成果奖、发明奖者,烦请及时通知编辑部(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何宁,尹坤,赵剑波,等.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82-1085.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313-00129.
 
[2] 王海洲,高世华,李想,等. 具有特定影像学特征的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闭合复位的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86-1090.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321-00153.
 
[3] 杨少铮,潘剑英,李鉴轶,等. 体型偏小患者与体型正常患者应用不同直径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91-1096.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201-00058.
 
[4] 刘刚,李莹,武勇,等. 改良Smith-Petersen入路治疗中青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中长期随访结果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57-1062.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07-00267.
 
[5] 张超凡,方心俞,黄子达,等. 二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63-1070.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320-00150.
 
[6] 张诚诚,路遥,任程,等. 抗凝时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71-1075.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1025-00466.
 
[7] 卿黎明,唐举玉,吴攀峰,等. 胸背动脉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合并深部死腔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76-1081.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03-00257.
 
[8] 聂兰英. 本期导读[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F01. DOI:10.3760/cma.j.issn.1671-7600.2021.12.101.
 
[9] 王飞,尚剑. 股骨前弓与髓内钉匹配性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97-1100.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709-00331.
 
[10] 李世明,毕郑刚,付春江,等. 肌腱干/祖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101-1104.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1027-00475.
 
[11] 吴新宝,葛宇峰,马若飞. 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思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13-1017.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1109-00507.
 
[12] 畅宁,徐静磊,徐晨阳,等.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18-1024.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1022-00461.
 
[13] 李涛,廖坚文,麦奇光,等. 腹直肌外侧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25-1031.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316-00135.
 
[14] 李俊宏,陈戈,欧艺,等. 骨盆或髋臼骨折患者术前灌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32-1036.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420-00197.
 
[15] 郑益钒,杨思宇,汪国栋,等. 3D导航与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双节段长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37-1043.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508-00220.
 
[16] 何红英,王浩,韩文兴,等. 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特征与治疗选择研究[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44-1050.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724-00350.
 
[17] 李东阳,刘春贵,邓洪利,等. 腔隙闭合术辅助内固定一期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2):1051-1056.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408-00185.
 
[18] 李明,郝秋彦,曹相勋,等. 传统前外侧入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75-981.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228-00102.
 
[19] 方杰,朱辉,郑大伟,等. 机器人导航经皮内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的舟骨腰部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82-986.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10-00273.
 
[20] 陈森,聂志刚,金志辉,等. 一期异位寄养大段游离骨块治疗开放性下肢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87-990.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523-00243.
 
[21] 米萌,黄东宁,杨凯星,等. 采用改良Judet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91-994.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08-00271.
 
[22] 李启朝,李根群,胡轶婷,等. 拇指近节背侧横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和指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95-999.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802-00363.
 
[23] 赵勇,乔跃跃,薛海鹏,等. 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骨水泥髓内支撑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99-1002.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527-00248.
 
[24] 马林,靳宝雍,郑小龙,等. 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合并肩峰下间隙恢复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与冻结肩的中期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24-930.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15-00279.
 
[25] 朱春晖,梁文卫,吴昊,等. 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与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31-936.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16-00283.
 
[26] 侯雷,庞尔凯,刘明生,等. 肩关节镜下Dog-Bone双钛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37-944.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425-00206.
 
[27] 王健,丁燕萍,顾三军,等. 桡骨头骨折合并肱骨小头软骨损伤的临床特点[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45-951.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04-00264.
 
[28] 吴增志,曾国琼,赖茂松,等.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与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52-956.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03-00262.
 
[29] 代飞,向明,杨金松,等. 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肩胛盂及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57-962.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627-00310.
 
[30] 冯凯,许田恩,李康,等. 尺骨冠状突骨折块体积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63-968.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704-00323.
 
[31] 林羲疆,李严兵,黄华军,等. 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前路钢板固定骶骨骨折的解剖学研究[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69-974.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111-00013.
 
[32] 张以芳. 本期导读[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F01. DOI:10.3760/cma.j.issn.1671-7600.2021.11.101.
 
[33] 赵昊昱,孔令驰,杨凯,等. 临床骨愈合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1003-1007.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221-00088.
 
[34] 高祎,冯丽,王露露,等. 干细胞在骨损伤临床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1008-1012.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0707-00327.
 
[35] 李开南,王郑浩,徐锴. 股骨近端内侧支撑固定手术入路的选择[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1):921-923. DOI:10.3760/cma.j.cn115530-20211029-00477.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