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保健局
国际刊号:
1674-3245
国内刊号:
11-5698/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99
类别:
国家级期刊
周期:
双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范 利
复合影响因子:
0.319
开本:
邮发代号: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杂志简介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是由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保健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承办,由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医学学术期刊。1999年3月创刊,2007年6月纳入国家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内容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保健医学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本刊自2001年起开设”继续教育园地”栏目,聘请国内保健医学专业的知名专家讲授相关专业的新进展,凡是本刊订户均可报名参加(需交注册费),学习完全年继续教育园地”内容者可授予国家工类学分10分。本刊自办发行,订阅者请汇款至本刊编辑。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杂志投稿

1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重点突出。论著一般不超过4 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医学保健工作探索、短篇报道、一般以1 500字为宜。文稿属“国家基金项目”、“中标课题”等,请在脚注标明,包括编号。

2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文题 应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最好不设副题。

3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作者 应是文章撰写的参与者,作者署名表示责任(文责自负)与权利(著作权)。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每篇文章作者数不超过6位。通讯作者只列1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Email信箱。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并注明所在地和邮编。第一作者附上作者简介,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技术职务、所从事的专业,脚注在文稿第1页下方。

4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英文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地名、邮政编码。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

5 关键词 论著应标出3~5个中、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隔,请尽量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军用医学主题词表》,英文译名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每个英文关键词首个字母大写,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

6 正文 论著格式一般分为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等三部分。经验交流应有中文摘要,正文格式与论著同。个案报道一般分为临床资料和讨论两部分。

7 医学名词 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尚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名称,不用商品名。   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前后应统一,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者,可于首次出现时写全称,在圆括号内注明英文及简称,再出现时则用简称。括号内英文,除专有名词外,一律用小写。例如: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D)。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如DNA、RNA、IgG等。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正文中尽量少用。

8 图表 力求简洁明确,避免与文字重复。表格采用三线表,应有表序和表题,按统计学原则制表,内容简明、数据准确、有效位数一致。以计算机制图者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及光盘。照片务求清晰度、对比反差明显,并在背面用铅笔注明文题、作者、序号、及上下端标志,用另纸粘贴置于正文之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中有尺度标示。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9 统计学 应写明所用统计方法的具体名称,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等。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10 计量单位 按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书写,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在一个组合单位代号内不得有一条以上的斜线,如ng/kg/min应改写为ng.kg-1.min-1的形式,压力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

11 数字 执行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节,节间空1/4个汉字,如:“61,329.476,56”应写成“6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应写成5%~95%,50.2%±0.6%可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 3 cm × 5 cm。

12 参考文献 必须是作者参阅过的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凡是摘要、二次文献(如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等)、内部资料及未公开发行的书及刊物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论著一般不超过10条,综述20条,其他不超过5~7条。参考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字样,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鄄cus》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次。   每条文献题名或书名后加文献类型标识码: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等。

著录格式:

出版物(期刊)的著录格式:著者.题名[文献类别标识码].刊名,年,卷:起止页。例如:

1 郑秋甫,郑延松,彦小荣,等.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和分泌TRPT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159-163.

2 Lefebvre P,Lierneux B,Lenaerts L,et al.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nd procoagulant factors a case study[J]. Angiolo?鄄gy,1998,49:563-568.

专著(书)著录格式: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省略). 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例如:

1 牟善初,陶国枢主编. 现代老年急症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93-707.

2 Stemberger LM. Immunhistochemistry[M]. 2nd ed.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79.104-108.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孙志军. PCSK9抑制剂-血脂管理的新武器[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1-3.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01.
 
[2] 刘宇娜,张丽,赵蕾,等. NT-proBNP、MYO、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4-6.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02.
 
[3] 孙瑜,李慧,赵智儒. 盐酸伊伐布雷定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11-14.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04.
 
[4] 涂国红,刘宏伟,高娜,等. 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15-17.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05.
 
[5] 梁振生,张余辉,蒙钟文,等. 血清SF、IL-6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关系[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18-21.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06.
 
[6] 王玉慧,赵芳,王瑷,等. 老年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因子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26-29.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08.
 
[7] 韦庆,程玲燕,邓庭军,等. 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标本不同病理检查方法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37-39.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1.
 
[8] 王艳南,董珈妤,孙倩. 肩关节运动疗法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的价值[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40-43.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2.
 
[9] 张宇静,武胜萍,郑丽平. 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44-47.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3.
 
[10] 蔡小聪,文小苗,林妹丽. 渐近性肌肉训练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对膀胱痉挛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48-50.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4.
 
[11] 李海飞,冯承保,刘锦燕. TGF-β1、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51-53.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5.
 
[12] 赵文斌,陈淑慧,王哲. 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54-56.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6.
 
[13] 卢会秀,曹海育,李建英,等. Cynergy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对照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57-59.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7.
 
[14] 江长军,薛浩伟,孙传锋.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米诺环素治疗2型糖尿病牙周炎疗效观察[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60-63.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18.
 
[15] 吴卫明,宋晓枫,金艺璇,等. 胰岛素无针注射器在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69-71.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20.
 
[16] 陈俊辉,王晨,徐庆春,等. 腹腔镜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72-74.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21.
 
[17] 郝佳佳,周沛萱,吴丹娜. 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75-77.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22.
 
[18] 韩文英,王兰香,张秀平,等. 踝关节扭伤的中医康复治疗及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78-80.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1.023.
 
[19] 骆雷鸣,任金霞. 高血压心脏形态、结构改变及危害[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55-560.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1.
 
[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FC、YFC)课题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共病患者安全用药专家共识[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61-568.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2.
 
[21] 张照龙,王金忠.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清NT-proBNP及cTnⅠ、BUN、Cr水平的变化[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69-571.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3.
 
[22] 王越,王会涛,马民凯. 高血压人群中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的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72-575.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4.
 
[23] 顾晓,储红梅,张敏,等. 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耐力运动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76-579.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5.
 
[24] 贾静,付微,唐山丹,等.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80-582.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6.
 
[25] 周迎,任利辉,陈策,等.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83-585.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7.
 
[26] 沈晨,侯惠如,杨庭树,等. 居家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86-588.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8.
 
[27] 杨亮,刘改芳,朱新影,等. 全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及影响其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89-592.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9.
 
[28] 钱昆,王欢欢,苏小凤,等.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房颤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93-595.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10.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