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内肿胃病专业委员会
国际刊号:
1671-038X
国内刊号:
42-1612/R
审稿时间:
3-6个月
创刊时间:
1993
类别:
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院校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危北海;李乾构;陈泽民
复合影响因子:
0.598
开本:
邮发代号:
38-212
期刊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专家笔谈、论著、研究报告、名医经验、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短篇报道、基层园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杂志简介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月刊)创刊于1993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新技术等,突出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笔谈、论著、研究报告、名医经验、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短篇报道、基层园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杂志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投稿须知参考: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为保证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西医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专家意见[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677-68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1.
 
[2] 朱磊,沈洪,张声生,等. 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法治疗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681-685,69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2.
 
[3] 李君秋,曹红燕,肖铁刚,等. 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686-69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3.
 
[4] 邓鑫,叶晖,成虹,等. 六君子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691-695.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4.
 
[5] 杨婕琳,彭昭,王晓媛. 结合Trx与TXNIP蛋白表达水平评估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696-701.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5.
 
[6] 申文静,姚蕊,聂珍静. 改良白头翁汤结合麦滋林-S灌肠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02-706.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6.
 
[7] 夏瑞雪,牟春笋. 儿童功能性便秘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07-711.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7.
 
[8] 喻卉,关李稳,刘真义. 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评分的构建及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12-719.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8.
 
[9] 黄虹超,兰小容. 加味扶正抑瘤汤辅助化疗对胰腺癌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20-724,73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09.
 
[10] 冯晨曦,费素娟. 术前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与食管癌患者病理特征关系及对其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25-73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10.
 
[11] 李医芳,朱叶珊. 黄竹欣胃汤辨证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31-735.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11.
 
[12] 廖志远,杨辉,张卓. 蓝光成像放大内镜下JNET分型对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36-74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12.
 
[13] 李岩,白光. 温病祛湿三法在慢性胃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41-744.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13.
 
[14] 顾文. 茵陈蒿汤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45-748.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14.
 
[15] 赵若含,李慧杰,李秀荣.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概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49-752.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15.
 
[16] 李晶,白光. "肝主情志"与溃疡性结肠炎之关系探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10):753-756.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10.16.
 
[17] 赵楠,陆玉婷,霍永利,等. 化浊解毒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599-604.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1.
 
[18] 沈晨,陶琳,张声生,等. 不同中医证候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动力及酸暴露特点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05-609.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2.
 
[19] 王瑞昕,张声生,周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10-614.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3.
 
[20] 赵云,刘兴祥,张媛媛,等. 血清甲胎蛋白及异常凝血酶原Ⅱ和α-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15-618.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4.
 
[21] 孙中美,陈晓伟,胡立明,等. 清肠温中方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远期作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19-623.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5.
 
[22] 钟庆,郭熙清. 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评价术后辅助性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伴微血管侵犯肝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23-628.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6.
 
[23] 殷玉敬,高辉,张晓颖. microRNA-302a-3p对食管癌细胞顺铂药物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29-637.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7.
 
[24] 杨姗莹,庄羽骁,郭丽坤,等. 莪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38-641.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8.
 
[25] 谢敏,郑娟红,陈烁.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42-645.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09.
 
[26] 张舒琪,李国熊,叶孝乾.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分级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46-65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10.
 
[27] 姚飞,甘淳. 健脾化瘀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51-654.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11.
 
[28] 徐琪,陈垂这,庄桂凤,等. 血清骨桥蛋白和甲胎蛋白及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55-659.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12.
 
[29] 葛来安,王小辉,谢明君,等. 健脾理气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59-664.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13.
 
[30] 苏冬梅,李军祥,刘新平,等. 基于胃底黏膜组织Ghrelin水平变化探讨参赭培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65-668.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14.
 
[31] 王凤龙,叶九斤. 5种通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69-673.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15.
 
[32] 独思静,方霜霜,陶紫晶,等. 从胃微生态探讨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1,29(9):674-676.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21.09.16.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