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刊号:
1674-3865
国内刊号:
21-1569/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2
类别:
国家级期刊
周期:
双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王雪峰
复合影响因子:
0.488
开本:
邮发代号:
8-162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论著、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术探讨、讲座、综述、病例报告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简介
  •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办的医学文摘检索刊物。主要收摘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及医学院学报上的儿科文献,以儿内科为主,收摘的期刊、学报达110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主要介绍中西医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在儿科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并开展学术讨论。

  •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栏目设置

    论著、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术探讨、讲座、综述、病例报告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投稿

1.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文章应论点明确,重点突出,资料确实,数据可靠,逻辑性强。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报道应在1500字左右。

2.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件要写明作者单位(具体到科室)、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并附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不写)、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作者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件等。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及无一稿多投(包括已用外文发表过的内容相同文章)、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够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论文如属国家或军队、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请在首页下方注明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凡省部级以上(含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级科研课题论文,一经审查合格即优先发表,稿酬从优。

4.论著类文章应按以下格式用中、英文书写:包括文题、作者单位、关键词及摘要,摘要请按“四要素”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书写。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书写。中文摘要字数应在300字以内。所有文章均需附关键词(3~5)个,关键词请使用最新版的《医学文献索引》中的医学主题词。论著类文稿的数据须经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并给出相关检验值(如t,F,χ2,P值)。正文的编号层次不宜过多,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1.1,1.1.1。图表应少而精,照片要求清晰并标注放大倍数。表格要科学、明确、简洁、自明,要求用三线表。图表均要有标题。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作者亲自阅读的、以近5年为主。采用顺序编码,并在正文相应处右上角标注,一般在10条之内,综述在15条之内。书写格式按GB/T3179-2如下。

期刊:前3位作者,等.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书籍:前3位作者,等.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所在页码.

5.稿件内容文责自负,本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务必事先声明。本刊已被国内几大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来稿是否刊用须由本刊编委会审定,若6个月内未收到处理意见,可自行处理。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切勿一稿两投。

6.本刊收稿后2个月内作出处理意见,如稿件被录用一般在4个月内发表。为更好地服务于作者,本刊特开辟“稿件加急”服务,尽可能地满足作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发表。

7.来稿请付稿件处理费30元。准备录用的稿件,通知第一作者酌交版面费,可由作者单位支付。文章发表后,酌付稿酬,论著类赠当期杂志2册,短篇等赠1册。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出刊周期目录
[1] 征稿启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封2.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1.
 
[2] 刘芳,张文柳,谭丽俊,等. 早产对婴幼儿早期语言、睡眠及认知发育影响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61-464.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1.
 
[3] 单丹丹,刘晓娟,白银燕. 2017~2019年郑州市部分城区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65-468.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2.
 
[4] 刘恋红,李志辉. 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miR-21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68-472,封3.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3.
 
[5] 黄梦雪,杜琳麟. 小儿肺炎中医外治法治疗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73-476.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4.
 
[6] 魏玉会,李瑞仕,贺思,等. "调腹通络"联合益生菌改善新生儿脑损伤后遗症的理论机制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76-479.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5.
 
[7] 王笑冉,郑攀,孙世杰. 全球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80-484.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6.
 
[8] 张华婷,尹迪,陈一欢,等. 新生儿窒息患儿早期肠道菌群特征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85-488,封3.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7.
 
[9] 杨颖,刘亚昆,董天津.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CD40配体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88-492.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8.
 
[10] 邬媚,钟燕,赵莎,等.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93-496.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09.
 
[11] 李淑娟,梁宏,陈晓轶. 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C反应蛋白、血小板参数及羧化不全骨钙素的水平及其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496-499.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0.
 
[12] 高琦,蒋海燕,何海英,等. 极早和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00-503.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1.
 
[13] 武慧玲,余青,李佳慧,等. 基于游戏模式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对学龄期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疼痛程度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04-507.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2.
 
[14] 马丙南,林菁,周洁雯. 儿童流行性感冒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07-510.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3.
 
[15] 张茂霞,马宏. IgA血管炎患儿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11-514.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4.
 
[16] 古碧溪. 血清尿酸、胱抑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中的检测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15-518.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5.
 
[17] 范娜. 产前超声征象评分法对胎盘前置植入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估[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19-521,封3.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6.
 
[18] 王盼盼,陈梅,杨莉丽,等.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用药特点[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22-525.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7.
 
[19] 王洪,马媛媛,王莉,等. 中药煮散剂健脾益气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26-529.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8.
 
[20] 李盼盼,吴力群,路晨,等. 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29-536.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19.
 
[21] 关晓蕾. 解毒开窍汤联合西药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疗效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37-540.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20.
 
[22] 陈雯,陈柏陆,封玉琳. 王霞芳教授治疗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经验举隅[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40-542.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21.
 
[23] 李亚群,田云龙,王靖. 从"脾主困"论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42-545.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22.
 
[24] 张蒙蒙,翟文生,张亚茹,等. 小儿顽固性过敏性紫癜临证辨治经验浅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46-549.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23.
 
[25] 刘影芬,邓力,江文辉,等. 广东省儿童肺功能检查应用现状及质量控制调查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6):549-552.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6.024.
 
[2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呼吸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专家组. 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69-374.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1.
 
[27] 刘启艳,詹伟,高娜,等. 理脾复方制剂及硫酸锌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脑肠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75-380.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2.
 
[28] 王海伟,穆亚平,李玢. 维生素A缺乏致小儿贫血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81-383.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3.
 
[29] 邵琴楠,何玲. 肺炎支原体致机体高凝状态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84-387.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4.
 
[30] 许西长,孙映红,周凡,等. 精神运动康复联合行为矫治对4~6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88-391.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5.
 
[31] 柴富强,许江山,马丹,等. 足月儿和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92-395.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6.
 
[32] 吕楠,万凯,李靖婕,等. 前庭训练结合运动学分析法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95-398.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7.
 
[33] 牛震丙,刘静,冯利利. β2-微球蛋白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联合检测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价值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399-401.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8.
 
[34] 杨薇,李蕴慧. 婴儿期各月龄间超重或肥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02-404.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09.
 
[35] 罗兰,刘萍萍,方思思. 脓毒症患儿急性期的静息能量代谢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05-408.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0.
 
[36] 王春锋. 个体化营养支持管理下免疫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09-412.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1.
 
[37] 杜琨,高瑾,邱丽玲,等. 309例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13-416.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2.
 
[38] 唐小利,邓红波. 回顾性分析23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16-420.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3.
 
[39] 徐莎. 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21-424.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4.
 
[40] 解莹. 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危险因素回顾性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25-427.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5.
 
[41] 张俊清,郭亮,师灿南,等. 河南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及预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28-431.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6.
 
[42] 杜琳麟,汪永红,和婧伟. 小儿咳嗽用药规律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31-435.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7.
 
[43] 杨燕,任娟,汪泽,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半夏-厚朴药对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36-443.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8.
 
[44] 任晓婷,孙丽平. 从外感疫毒论治小儿时行感冒[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44-446.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19.
 
[45] 徐珊,吴艳明,汪受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汪受传教授治疗儿童脾虚泻的用药规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47-450.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20.
 
[46] 沈湘晴,陈艳霞,郭凯,等. 肖和印教授运用"三焦"理论辨治婴幼儿湿疹[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50-454.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21.
 
[47] 杜芙俐,代晓愉,郑亚蓓,等. 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儿童矮身材的治疗思路[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54-457.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22.
 
[48] 刘克新,郑英,张雪利,等. 热敏灸治疗肺炎喘嗽恢复期肺脾气虚型8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5):458-460.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21.05.023.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