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
1003-3289
国内刊号:
11-1881/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5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科研院所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戴建平
复合影响因子:
0.590
开本:
邮发代号:
82-509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SA科学文摘(英), JST收录(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文摘杂志, 医学文摘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实验研究、数字人体、中枢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心血管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肉影像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简介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5年创刊,月刊,刊载内容一直以报道医、理、工等方面在医学影像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为重点。目前杂志刊登放射、超声、核医学、介入治疗、影像技术学、医学物理与工程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验研究最新成果。本刊主要特点是:作为国内唯一的临床医学影像学与影像医学工程及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刊物,坚持报道综合医学影像学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为特长,信息量大,发刊周期短,注重医、理、工结合。本刊是基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广大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的重要依据。本刊的作者、读者层次较高且分布广泛,来自医、理、工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从业者,70%~80%作者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包括临床影像诊断学医师、研究生、大学和研究所科研人员,使本刊在相关的多学科内具有深厚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宗旨是面向医、理、工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工作者、临床影像科室及读者,提高我国医学影像技术诊断与治疗水平;办刊思想是研究性论文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相融合,坚持不同学科、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之间的争鸣、探讨、竞争的办刊思想。本刊编委会和审稿专家组由近300名业界影响力极强的及学科代表性强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部分著名国外专家组成,对刊出论文进行严格评审。本刊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国家重点媒介,可以宣传相关专业的各种广告,为公司厂家或其他机构做各项调查和宣传工作。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SA科学文摘(英), JST收录(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文摘杂志, 医学文摘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栏目设置

    实验研究、数字人体、中枢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心血管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肉影像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投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投稿要求

1总体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读性,力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资料详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写作规范,表达准确,文字精炼。文稿撰写应遵照国家标准GB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6447文摘编写规则,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专家述评4000字左右,研究论著、综述类论文5000字左右,经验交流一般不超过2500字,短篇报道不超过1000字。

2题目力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设副标题,题目中尽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

3作者作者姓名标注在文题下方,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投稿后作者署名及顺序不得随意修改或变更。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列为作者:①参加选题、研究工作并能解释论文有关问题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对研究工作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在致谢中列出。通讯作者姓名旁应上标加注“*”号,其应对全文内容负责,还应具有对读者提出的质疑进行答辩的能力和义务。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有本人签字。

4单位在作者的下一行写出单位的全称(具体到科室)、省市和邮政编码。署名作者分别在多个单位者,应分别写出各单位的全称(具体到科室),并用阿位伯数字在对应的署名作者右上角标注。

5英文题目应简明扼要,便于检索,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除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外,不宜使用缩略词语。

6英文作者用汉语拼音拼写,姓前名后,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例如:王小五,写为:WANGXiao-wu。依据《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国家标准编号:GB/28039—2011),姓氏“吕”的汉语拼音应为“LYU”。

7英文单位应与中文单位对应,按查阅本单位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职能部门,规范英文单位名称。

8基金项目书写格式应为:××基金(编号××)。基金论文投稿时应同时将基金项目批文扫描上传。本刊将优先选登基金论文。

9作者简介书写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和E-mail。尚未毕业者学位写为“在读××”,如“在读硕士”、“在读博士”。投稿时,简介中需注明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10通讯作者通常为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其姓名、单位、邮编和E-mail。

11摘要研究论著和综述性论文均须附中、英文摘要,英文在前,中文在后;经验交流和短篇报道不设摘要。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宜超过350个汉字,不宜使用“我们”、“作者”等词作为主语。研究论著类论文的摘要应按结构式摘要的特征撰写,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项。综述性论文的摘要应按指示性摘要的特征撰写,简要叙述文章内容,无须按“四项式”编写。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英文摘要在300个实词左右,内容和形式要求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

12关键词中文关键词应以《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年版)》为准,以标引能表达全文主题概念的叙词2~5个,尽量少用自由词。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以《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年版)》及《Mesh》内所列的主题词为准,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13正文标题层次如:1资料与方法(或材料与方法),1.1资料(或材料),1.2方法,2结果,3讨论,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文内连序号为圈码,如①、②、③……表示。

14医学名词应注意规范、标准、前后统一,尽量少用缩略语,原词过长且在文中多次出现(2次以上)者,可于括号内写出全称并加注简称,以后用简称。医学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

15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3100~3201《量和单位》的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再使用N(当量浓度)、M(克分子浓度)、百分比浓度[%(V/V)、%(m/m)]等已废除的非标准计量单位和符号。

16统计学符号以国家标准GB/T3358.1-19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斜体±s;标准差用英文小写斜体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斜体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斜体r;自由度用希文斜体γ;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样本数用英文小写斜体n。

17统计学方法需注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名称和版本,以及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率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年龄需要提供±s或者中位年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8图片研究论著类论文和短篇报道均需附有相应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片分辨率应在300dpi以上,JPG/JEPG格式,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最好是医院图像工作站中直接提取的图像。每图下面应标有图序号、图题、图说(解释图片内容的文字),文中应有图位。图中箭示或文字应有说明,病理图应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

19表格本刊采用三线表,表格列于文后,每表应标有表序号、表题,文中应有表位。

20参考文献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的近5年的文献,尽量不用二次文献,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提倡引用国内外同行新近发表的研究论文为参考文献,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除短篇报道外,论文参考文献应至少来源于5种以上的期刊,研究论著类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3条,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应在20条以上,以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以及对前人科学工作的继承性。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按每条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逐条列于文后,并在文内引用处用右上角加方括号注明角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出刊周期目录
[1] 傅文会,曾成润,张心怡,等. 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唾液腺及22RV1荷瘤鼠瘤体摄取68Ga-PSMA-11的影响[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61-166.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1.
 
[2] 李梦颖,李智勇,刘爱连. 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66.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2.
 
[3] 林椿森,路伟钊,李文勤,等. MRI纹理分析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67-17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3.
 
[4] 吴伟,陈婷,吴小佳,等. 快速波谱成像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72-176.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4.
 
[5] 鲍志国,周青,赵森,等. 多探针PET成像观察轻度认知障碍[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77-18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5.
 
[6] 邢庆娜,孙永兵,赵鑫,等. 弥散峰度成像评估低年龄段孤独症谱系障碍男童脑结构改变[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82-186.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6.
 
[7] 薛婷,陶占龙,唐俊,等. 年轻网络游戏障碍患者纹状体体积改变及其与认知控制的关系[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87-190.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7.
 
[8] 韩佩,张水花,唐杰,等. 18F-FDG PET/CT评估眼球脉络膜黑色素瘤[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91-194.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8.
 
[9] 尹晨旺,鲁琳,史宇静,等. MR特征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炎患者左心房功能[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195-199.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09.
 
[10] 马苑,冯艳红.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00-205.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0.
 
[11] 郭国强,张烨,韩建成,等.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四瓣化畸形[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06-209.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1.
 
[12] 刘晓东,王新宇,宁刚.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10-214.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2.
 
[13] 周金发,唐继来,朱建国,等. 基于增强CT直方图参数术前预测高、低分化胰腺腺癌[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15-219.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3.
 
[14] 陶永丽,李红,许涵,等. 简化磁共振活动指数评估克罗恩病活动性[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20-225.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4.
 
[15] 邢飞,张学琴,缪小芬,等. 非动脉期高强化的肝胆期低信号肝硬化结节富血供转变危险因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26-23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5.
 
[16] 袁玮琪,岳文胜,刘燕清,等. 胃肠超声造影定量评价高压力生活状态下大学生胃动力变化[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32-237.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6.
 
[17] 张仕勇,明兵,兰茜琳,等. 基于上腹部CT动态容积灌注扫描行动脉、门静脉及肾静脉三维融合成像[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38-242.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8.
 
[18] 程祖胜,夏国园,王爱芝,等.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肠形态变化[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43-247.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9.
 
[19] 徐雯,刘菲,洪何欣. 中耳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37.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17.
 
[20] 张红梅,骈林萍. 经会阴三维超声定量评价慢性便秘未育女性肛提肌功能[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48-25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0.
 
[21] 郭玉娟,王睿丽,高园,等. 采用统一操作方法E-Cervix技术评估孕中晚期宫颈弹性[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52-256.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1.
 
[22] 田士峰,刘爱连,郭妍,等. 基于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R2*图肿瘤全域纹理分析预测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性[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57-26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2.
 
[23] 栗俊青,杨继美,王翔,等. 中期妊娠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62-265.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3.
 
[24] 刘想,韩超,高歌,等. 3D U-Net深度学习模型基于盆腔T2WI自动分割盆腔软组织结构[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66-27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4.
 
[25] 张一,汪朝霞,尹书月,等. 儿童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超声与病理学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72-275.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5.
 
[26] 杜婧,郑艺明,肖江喜,等. MR IDEAL-IQ脂肪定量技术评价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儿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76-279.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6.
 
[27] 王薇,张冀. 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的肝双模超声造影改良呼吸运动校正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80-285.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7.
 
[28] 杨婧,苗延巍,高冰冰,等. 不同加速因子压缩感知技术对大脑磁敏感加权成像质量及核团相位值的影响[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86-290.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8.
 
[29] 孙志勇,程莹,咸婧,等. 放射治疗辅助固定装置用于甲状旁腺减影法显像[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91-294.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29.
 
[30] 朱贞洋,陈晴晴,伍建林. 多模态MRI研究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2型糖尿病相关脑损伤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95-299.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0.
 
[31] 宋丹阳,王彤,王晓彩,等. 产前超声提示脐带羊膜分离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299.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1.
 
[32] 李日东,靳激扬,李惠明. 脑腱黄瘤病MRI表现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03.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3.
 
[33] 徐凯旋,郭雨竹,张卓,等.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15.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7.
 
[34] 班文彦,韩舒,付贺飞,等. 超声心动图提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综合征早期心肌受损2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16-317.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8.
 
[35] 李庆阳,施琳,刘挨师,等. 腹膜后异位肾上腺皮质癌CT表现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18.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9.
 
[36] 王娅,孙学进,鲁毅,等. 原发性颅内外沟通平滑肌肉瘤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19-320.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40.
 
[37] 肖培光,谢正元. 内镜超声评估门静脉高压性出血风险及静脉曲张复发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00-303.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2.
 
[38] 黄佩娜,邓又斌.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淀粉样变及评估预后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04-307.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4.
 
[39] 刘晓,潘敏,陈芳,等. 基于B线的肺部超声评分定量评估肺部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08-31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5.
 
[40] 高海燕,王晓卿,黄际远.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腺癌伴砂粒体形成18F-FDG PET/CT表现及其机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12-314.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36.
 
[41] 杨浩浩,朱大林,杨文刚. 胸腰段脊柱右旁原发性卵黄囊瘤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38(2):320.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2.02.041.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