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国际刊号:
1672-5301
国内刊号:
11-5122/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2003
类别:
国家级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协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胡大一;万峰
复合影响因子:
0.560
开本:
邮发代号:
80-123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专题评论、短篇论著、流行病学、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影像诊断、继续教育、中医中药、药械警戒、技术与方法、学术动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简介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月刊)创刊于2003年,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心血管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国家级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以从事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教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心内、心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临床并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目前,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检索录用,并被确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主要栏目:本刊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专题评论、短篇论著、流行病学、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影像诊断、继续教育、中医中药、药械警戒、技术与方法、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动态等。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专题评论、短篇论著、流行病学、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影像诊断、继续教育、中医中药、药械警戒、技术与方法、学术动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投稿

1.《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逻辑性,稿件务求论点明确、资料翔实、数据真实、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文字准确精练、规范。论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综述、讲座等不超过6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论著请附中英文摘要,英译文题,单位英文名称,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2.《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介绍信注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

3.《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来稿若系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项目,附注于文题页作者下方。如:“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3225003)”,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凡基金资助项目及攻关项目稿件本刊优先发表。

4.来稿请尽量用电子版,word格式;并另附纸稿(图片)一式两份,打印使用4号字,2倍行距。《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每篇来稿请附稿件审理费30元,由邮局汇到本刊编辑部。(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凭会员复印件审稿费减半)。

5.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寄回执。收到本刊回执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系该稿仍在审理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严肃处理,后果自负。请自留底稿及图片,本刊不退还原稿。

6.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意见,则在文稿退修时请作者考虑。

7.来稿一经录用,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和独家代理权即归中国医师协会所有。中国医师协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它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中国医师协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8.稿件确认刊登后须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出刊周期目录
[1] 邹阳春,刘彤,刘中民,等. 内外兼济谋健康——中国心力衰竭研究成就回顾[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57-1061.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01.
 
[2] 万峰,封云震. 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新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62-1066.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2.
 
[3] 王华,柴坷,杨杰孚. 2021年心力衰竭诊治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67-1071.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3.
 
[4] 王显斌,王小蓉,李玉梅,等. 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CD40配体的表达对老年左心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72-1077.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4.
 
[5] 公绪合,周力,刘辉,等. 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生长因子差异表达分析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78-1082.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5.
 
[6] 翁俊飞,董薇,朱建兵,等. 勾股定理方法测量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和预测性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83-1089.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6.
 
[7] 肖春霞,朱璐,黄艳,等. 碎裂QRS波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90-1094.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7.
 
[8] 李春兰,贺延平,何瑾. 新型生物标记物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95-1098.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8.
 
[9] 齐灵垚,蔡琳.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099-1102.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09.
 
[10] 聂谷乔,张蒙,彭雯. 从骨骼肌水平谈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03-1107.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0.
 
[11] 贾政,李亚雄,邹弘麟,等. 体外循环辅助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Klotho-FGF23轴的影响及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08-1114.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1.
 
[12] 裴锋博,卫金花,程兆晶,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15-1118.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2.
 
[13] 孙鹏瑜,裴月皓,李馨. 血清核富集转录体1和微小RNA-20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19-1124.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3.
 
[14] 刘媛媛,包敏,刘波,等. 儿童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的超声评估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25-1129.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4.
 
[15] 李珊珊,郑璇,颜梦欢,等.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混合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对肺高压患者预后评估[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30-1134.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5.
 
[16] 张子豪,朱学海,蒋丁胜,等. SMG6蛋白产物在主动脉夹层中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35-1138.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6.
 
[17] 田奕欣,亢玉婷,曹雪,等. 中国及各省份人群不同肥胖指标心血管疾病负担比较[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39-1146.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7.
 
[18] 李泽衍,许骁,周雨扬,等. 激活下丘脑腹内侧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2):1147-1152.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2.18.
 
[19] 陆方林,孙寒松,徐学增,等. 开拓进取谱华章——我国瓣膜性心脏病事业的发展与成就[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61-965.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1.
 
[20] 王梧圩,范锐,曹一得,等.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66-969.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2.
 
[21] 张辉,张华,赵建明,等. 单中心6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的结果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70-974.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3.
 
[22] 周佳卫,姚星星,孙福强,等.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效果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75-978.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4.
 
[23] 陈泽伦,赵朝阳,王石坚.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79-981.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5.
 
[24] 黄初生,邓海龙,毕笑寒,等.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氧磷酶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变化及相关性[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82-985.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6.
 
[25] 白云鹏,马晓忠,刘现坤,等.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主动脉瓣钙化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86-989.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7.
 
[26] 穆纯杰,王强,闫军,等. 二尖瓣副瓣及主动脉瓣下隔膜共同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外科治疗1例[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90-993.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8.
 
[27] 魏培坚,刘健,郭惠明. 3D打印技术在瓣膜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994-999.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09.
 
[28] 林振乾,黄琼,黄海伦,等.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00-1005.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0.
 
[29] 杨瑞金,肖扬,马涛,等. 应用可吸收聚合物西罗莫司洗脱支架与耐用聚合物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06-1010.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1.
 
[30] 王国忠,华琦,柳子静,等. 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完成心电图指导下罪犯血管急诊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门囊时间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11-1017.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2.
 
[31] 徐卓文,陈新军,杨增芯,等. 水化联合远程缺血预处理对于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18-1021.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3.
 
[32] 王晶晶,蔡丽丽,丁海杰,等. 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构建循证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心境状态和Killip分级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22-1027.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4.
 
[33] 王潇,肖红艳,宋来春,等. 贫血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血红蛋白纠正目标值的探讨[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28-1034.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5.
 
[34] 朱鹏,林雪峰,万俊,等. 经食管超声引导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心包积液增多的原因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35-1038.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6.
 
[35] 于雪莲,李香. 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肌损伤相关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39-1043.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7.
 
[36] 薛子璇,柏宝辰,侯昌,等. 冠状动脉钙化形成机制与新型评估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44-1049.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8.
 
[37] 袁静,徐承义,孙玉娟,等.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多维度作用探索的研究进展[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11):1050-1056.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11.019.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