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
1673-7571
国内刊号:
11-5550/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2006
类别:
国家级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李华才
复合影响因子:
0.726
开本:
邮发代号:
80-133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系统研发与应用、信息化论坛、远程医疗与教学、解决方案、数字诊疗技术与应用、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应用交流、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简介
  •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于2006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的科技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7571,国内统一刊号CN11-5550/R,邮发代号80-133;2006年12月15日在北京创刊,2009年6月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数字医学》以反映国内外数字医学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快速发展为宗旨,以报道数字医学动态进展,传播数字医学理论方法,探究数字医学发展趋势,解读数字医学技术难题,展示数字医学科研成果,传递数字医学市场信息为核心,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IT企业与厂商等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栏目设置

    系统研发与应用、信息化论坛、远程医疗与教学、解决方案、数字诊疗技术与应用、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应用交流、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投稿

1.《中国数字医学》整体要求:文稿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资料可靠,论点鲜明,数据准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句通顺。一般论文3000字以内,论著、综述等4500字为宜。

2.《中国数字医学》文章题目:简明恰当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

3.《中国数字医学》作者姓名和单位:作者署名置题名下方,作者单位须填写详细(含科室),注明通讯地址(街道号码)和邮政编码;第一作者应提供个人资料(职称、学历、从事主要工作、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置于作者署名下方;注明通讯作者工作单位及E-mail地址。

另外,文稿如属科研课题或基金资助课题请在首页注明课题名称及编号;若有重大意义或国际竞争首创权要求尽早发表者,亦请说明。

4.摘要:按照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依次撰写,200~400字为宜。目的部分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或所阐述的问题等;方法部分应说明所采用的方法,如研究方法、设计方法、应用方法和实施方法等;结果部分应叙述研究应用的主要结果或数据;结论部分应简要说明经论证或实践得出的主要观点、建议及设想等。

5.关键词:所有文稿均须标引3~5个关键词。标引的关键词应源自MeSH或《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主题词进行组配。

6.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应前后统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缩略词代表的术语全称应在正文首次出现时撰写详细。

文中图、表、计量单位均应有简明的中文图题、表题;图及表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图、表绘制要符合统计学要求。

图表要求少而精,能用文字描述的,不宜用图或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制式;表插入正文相应处,应具有自明性,力求结构简洁;表内不设备注栏。

7.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并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引用量一般为5-10篇,综述类15-20篇,近三年的期刊文献量应大于总量的30%。

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姓列在前,名列在后,且缩写不加缩写点。外文杂志名称按《Index Medicus》中医学期刊名称缩写书写,不加缩写点。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8.投稿:本刊以网上投稿为主,邮箱投稿为辅。

(1)网上投稿:为缩短审稿周期,加快稿件处理流程,请作者登陆本刊网站点击“作者投稿”,按照网页提示操作即可。第一次投稿时请务必记住用户名及密码,以便查询所投稿件的审稿状态和再投稿时使用。凡网上投稿者,不必再以电子邮件或邮寄纸质稿件。

稿件查询:作者可在投稿后30天左右(课题论著为10天)登陆本刊网站,点击“在线查稿”,输入用户名及密码,查看稿件审阅处理状态。

(2)邮箱投稿:由于邮箱投稿审稿处理周期长,如遇特殊情况需用邮箱投稿者,请选择进行投稿。

9.审稿:本刊所有稿件实行三审制(编辑初审、编委或专家外审、主编与编委复合终审),审稿周期一般为90天以内。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

10.稿件处理:

(1)来稿实行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文稿有删改编辑权,有关事宜均与第一作者联系。

(2)一稿两投的处理:作者如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将立即退稿,并在相关网站和杂志进行通报,两年内拒绝发表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下列情况不属于一稿两投:一是已在非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文稿;二是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文稿;三是已用其他文种发表(但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但在投稿时应注明。

(3)修改稿的处理:超过两个月未寄回编辑部者,视为自动撤稿。若在投稿后半年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另投他刊。确认稿件录用后需按通知缴纳版面费。

(4)来稿一经采用,即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两册。所刊登的稿件本刊有专用使用权归,即汇编权、印刷权、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未经期刊编辑部同意,该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中国数字医学》出刊周期目录
[1] 郜勇,张强,刘炜,等. 医院医学装备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与建议[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1-6.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1.
 
[2] 沈崇德,叶凯,刘骐畅. 基于物联网的医学装备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7-11.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2.
 
[3] 于雪梅. 医疗设备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12-16.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3.
 
[4] 赵梦莹,曹广,符凌嘉,等.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17-20,56.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4.
 
[5] 刘炜,郜勇,王揽月,等. 基于5G的混合现实影像云平台在远程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21-25.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5.
 
[6] 陈晨,沙琨,王锦秀,等. 智慧教学环境中云化虚拟现实技术的部署及应用场景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26-29.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6.
 
[7] 陈健,左秀然,孙淼. 基于BERT在非结构化医疗文本数据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30-33.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7.
 
[8] 王恺,王巍. 医院外联业务中台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34-37.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8.
 
[9] 王嫣斐,薛亚. 中药饮片前置审方规则的设置对处方合理率的提升作用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38-41,105.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09.
 
[10] 刘栩,龙兴波,叶青,等. 一站式检查智能预约系统在三甲医院超声科的应用实践[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42-47.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0.
 
[11] 赵君,杨莉敏,徐雯. 中医参与慢病一体化综合防治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48-52.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1.
 
[12] 贾惠,韩月皎,徐雷. 疫情期间陪护证的电子化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53-56.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2.
 
[13] 邵红琳,张晨,李维,等. 新版GCP下临床试验研究信息化建设思路探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57-60.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3.
 
[14] 刘红枝,林孔英,曾建兴,等. 一体化风险预测平台在肝癌临床诊疗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61-65.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4.
 
[15] 李尚峰,刘军,刘婷.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智能诊断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66-72.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5.
 
[16] 李晨霞,刘海甜,李香,等. 多参数MRI联合肝体积定量评估肝功能方法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73-79.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6.
 
[17] 朱丽萍,王莉,陈齐,等. 2011年-2021年护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80-85.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7.
 
[18] 郑婉婷,李敬华,田少磊,等. 中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功能与算法的发展评述[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86-94.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8.
 
[19] 李榕,潘常青,袁骏毅,等.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房颤专病数据库建设和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95-100.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19.
 
[20] 张子超. 基于"互联网+"诊间扫码支付的设计思路及应用探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101-105.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20.
 
[21] 曾振强,李佳璇,罗玉梅. 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建设的探索[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106-110.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21.
 
[22] 李金福.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级保护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111-115,94.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22.
 
[23] 巴衣尔策策克,陈辉,耿聆,等. 院前院内急救医疗信息一体化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2):116-120.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22.2.023.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