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刊号:
1001-7089
国内刊号:
61-1197/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7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院校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彭振辉
复合影响因子:
0.384
开本:
邮发代号:
52-17
期刊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科双效期刊
主要栏目:
论著、临床经验、性病、病例报告、综述、继续医学教育、误诊教训、短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杂志简介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是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皮肤性病学专业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专业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和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为基础,及时报道我国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有关皮肤性病科学在预防、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设有专家治学经验、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经验、性病、病例报告、争鸣园地等20余个栏目。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重视中青年皮肤性病科学工作者的继续教育。适合高中级皮肤性病科学工作者及相关学科医药、卫生、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科双效期刊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论著、临床经验、性病、病例报告、综述、继续医学教育、误诊教训、短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杂志投稿

1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数据可靠,能反映先进水平。文字要求精炼、通顺、层次清晰、表达准确,数字、外文字母、标点符号正确。

2论著、综述以4000字左右为宜,勿超过5000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其它文稿不超过2000字。

3中英文摘要(两者内容应一致)。摘要请采用结构式摘要,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大要素。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及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地、邮政编码。中英文关键词附中英文摘要之后。关键词要求选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AAL中的主题词。

4作者姓名列于文题下,作者单位加角注列于第1页之左下,以短横线与文章内容隔开,并写明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进修医师请注明原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

5图表力求少而精,避免文字与图表内容重复。图表均应有中英文题目,中文在上,英文在下。表格的纵横标目、表注、图注为全英文。表格采用3线表。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并于背后注明图序号和说明,附于文后。组织学照片注明染色方法及显微镜放大倍数,并作简要说明,同时应在照片上用箭头标出重点。

6名词术语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词汇》中未收录者应以国家规定或已通用者为准。自译名词应于首次出现时注明原文。中外医学名词应用全名,用缩略语时,应在首次应用处于全名后加括号注明。中药请用常用名称,草药应注明拉丁文学名。西药请用药品通用名,商品名防在括号内。

7计量单位请采用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法定计量单位。统计学处理应注明方法及具体数值(如χ2值、t值等),不能只写P值。

8参考文献应为亲自阅读的近5年内原文文献,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按引用次序以数字标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

9文稿请用Word文档编排,字要求小四号,行距为1.5倍行距,以便改稿。投稿所用图片要求分辨率在400bpi以上或更高。

10来稿内容文责自负。本刊对所采用稿件有删改权。稿件刊登后按本刊主办单位有关规定赠当期杂志1份予作者。

11请勿一稿两投,对一稿两投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12文稿应注明第1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E-mail地址。

13来稿若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或其他基金资助课题,请在文稿中注明,并附寄资助证明复印件。如本刊刊出的文稿课题获奖,也请将复印件寄至本部。如课题系在国外完成,请同时附寄国外该单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证明。

14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对拟刊用稿件,即通知作者,如超过6个月未接到通知,可投寄他刊。请自留底稿,对未刊用稿件一律不退稿。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

15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吴泽,牛雪丽,陈佳龙,等. DnaJA4敲除加重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41-848.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2072.
 
[2] 张高磊,顾菲,苏伟,等. Blau综合征NOD2/CARD15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49-854.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1144.
 
[3] 廖非,杨晨,曹莉,等.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大鼠急性化脓性感染伤口愈合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55-860.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1156.
 
[4] 焦林君,张超,商进. 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患者Toll样受体及皮脂腺分泌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61-868.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07088.
 
[5] 王倩,魏小萌,万品文,等. LncRNA NEAT1、miR-146a及TLR2通路相关因子在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中的表达[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69-875.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1901148.
 
[6] 肖翠容,陈凤鸣,王雷. 皮肤Rosai-Dorfman病4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76-881.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1137.
 
[7] 李亚婷,杨晓璐,郜玉玲. 环孢素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30例疗效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82-885.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12091.
 
[8] 农丽萍,何波,汤洪洋,等. 2017-2019年南宁市女性性服务者HIV感染率及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86-896.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1213.
 
[9] 翟优,赵英强,刘亚楠,等. 河南某地区经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897-903.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2013.
 
[10] 陈玉沙,邹美熔,宋德宇,等. PTPN11基因突变致LEOPARD综合征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04-907.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2101.
 
[11] 谈桂其,李春红,梁晓冬,等.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交界性肿瘤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08-910,914.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10046.
 
[12] 牛牧,吴瑞斌,邓丽钧. 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11-914.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11096.
 
[13] 曾俊杰,杨娇,何琪,等. 半环状皮肤肌纤维瘤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15-917.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12148.
 
[14] 阿霄,李改赢,汤諹. 眼皮肤白化病并多发性基底细胞癌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18-920.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12060.
 
[15] 鞠延娇,李沐风,谢志强. 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搔挖及焦虑抑郁情绪评估[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21-924,948.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1049.
 
[16] 李瑶,付浩,李文林,等. 面部色素性疾病中药面膜专利处方分析及作用机制探讨[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25-933.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1026.
 
[17] 冒丹丹,温广东,张建中. A型肉毒毒素在病理性瘢痕防治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34-937.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08052.
 
[18] 卢月,黎莉,危建安,等. 免疫相关性基因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38-942.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07111.
 
[19] 袁新,汪犇,邓智利,等.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43-948.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09073.
 
[20] 李芳,周园,刘梦茜,等. 甲单元生物学研究进展(上)[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8):949-953.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007160.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