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免疫学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国际刊号:
1000-484X
国内刊号:
22-1126/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5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学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杨贵贞
复合影响因子:
0.746
开本:
邮发代号:
12-89
期刊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JST收录(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分子与细胞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肿瘤免疫学、遗传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生殖免疫学、兽医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杂志简介
  • 中国免疫学杂志杂志

    《中国免疫学》(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

    《中国免疫学》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获奖情况: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7年获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期刊精品奖;2006年获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资助项目;2004年获首届北方八省优秀期刊奖;2003年中国免疫学杂志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1年中国免疫学杂志成为首批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期刊(双效期刊);获1994年吉林省十佳期刊提名奖。

  • 中国免疫学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JST收录(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免疫学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国免疫学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分子与细胞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肿瘤免疫学、遗传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生殖免疫学、兽医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杂志投稿

1《中国免疫学》文题力求简明、醒目,突出主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

2《中国免疫学》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宜再作改动。作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上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宜过多。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并请在首页脚注第一作者(及指导教师)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学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是否研究生导师、1~2项最主要学术兼职、研究方向,以及作者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电、宅电)、传真号码、电子邮件(Email)等。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3《中国免疫学》单位为作者从事本工作时的单位。

4中国图书分类号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按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出。

5摘要论著采用中英文对照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的结构式摘要,200字左右。文摘的书写要求详见国际GB644786。如为英文稿件需附相对应的中文摘要,要求同上。

6关键词给出4~6个关键词,应按GB3860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选取列入最新版的《MeSH》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如果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名词术语,亦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

7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8图表图、表务求少而精,不应和正文重复。照片与绘图清晰,反差明显,图内文字应打印(用英文表示),在正文相应位置标出。照片图背面注明图号、上下方向。大体标本照片图内须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统计表采用三横线表格式,并附表题。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题、表题及内容、说明须附相对应的英文。

9参考文献按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右上标),并排列于文末。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顺序来编码。未发表的内部资料不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etal。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

《中国免疫学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储贝,孙钦秒. Ku70正向调控cGAS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177-2181.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1.
 
[2] 郭婉怡,袁蓓,张铌雪,等. 活性氧(RO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182-2186,2193.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2.
 
[3] 李骞,李秀研,林丽丽,等. LncRNA DANCR靶向miR-423-5p调控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炎症反应[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187-2193.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3.
 
[4] 邹丽绢,李磊,肖政,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控miR-142-3p保护LPS诱导大鼠肺上皮细胞RLE-6TN的炎症损伤与凋亡[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194-2198.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4.
 
[5] 罗海燕,刘沙,江兵. 本拉珠单抗治疗重症嗜酸粒细胞型哮喘的系统评价[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199-2205.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5.
 
[6] 钱斌,尹小川,李小军,等. 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辛伐他汀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06-2211.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6.
 
[7] 章平衡,李春燕,刘永源,等. 葛根素通过抑制ox-LDL诱导巨噬细胞焦亡通路活化稳定AS易损斑块[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12-2216.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7.
 
[8] 罗连响,黄芳芳,吴锐剑,等. 花青素对阿尔兹海默病关键药理途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验验证[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17-2224.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8.
 
[9] 支小飞,陈思俊,华如衡,等. miR-124通过靶向Capn4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胃肠道间质瘤(GIST-T1)细胞生物学功能[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25-2230.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09.
 
[10] 吴育民,杜端明,刘春霖,等. DNA-PK抑制剂联合溶瘤病毒增强对肝癌的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31-2234,2239.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0.
 
[11] 朱琳琳,徐祉轩,张明明. 蓝萼甲素通过cyclinB1/CDK1途径诱导DU145细胞G2/M期阻滞[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35-2239.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1.
 
[12] 李婷,王爱平,王红玲,等. 共表达PD-L1抑制剂的溶瘤病毒增强胃癌的溶瘤活性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40-2244.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2.
 
[13] 郜亮,贾振宇. miR-194-5p靶向TSPAN1基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45-2251.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3.
 
[14] 董国霞,张华捷,晁哲,等. 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52-2256.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4.
 
[15] 秦娟,何慧燕,梁灼健,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诱导多能干细胞差异蛋白图谱的鉴定与调控网络分析[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57-2261.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5.
 
[16] 蒙明虑,许建国,陈高,等. 广西壮族哮喘人群5-HTT基因rs3794808位点多态性与CD4+T淋巴细胞因子平衡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62-2266.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6.
 
[17] 黄欣,李欣怡,李成文. MAIT在Graves病中的免疫作用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67-2272,2277.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7.
 
[18] 李洋,李斌,王琛. PBL教学法对免疫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73-2277.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8.
 
[19] 李露茜,邓小明. 线粒体调节NLRP3炎性体活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78-2281.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19.
 
[20] 米执中,王勇,李莹莹. OX40/OX40L在免疫调节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82-2286.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20.
 
[21] 贾紫千,冯晓玲,李娜,等. DNA甲基化在免疫型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87-2291.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21.
 
[22] 张婷,郑全辉.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92-2294,2299.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22.
 
[23] 付长秀,孙建伟,张芸,等.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295-2299.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23.
 
[24] 余云艳,鄢玲利,刘白南. 抗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8):2300-2306.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18.024.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