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国际刊号:
2095-252X
国内刊号:
10-1022/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2002
类别:
国家级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徐万鹏
复合影响因子:
0.552
开本:
邮发代号:
82-759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论著、基础研究、专题报道、综述、讲座、短篇报道、个案报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杂志简介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原:中国骨肿瘤骨病)(月刊)为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鹏博骨肿瘤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承办的骨肿瘤骨病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广大骨科临床医师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者、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骨肿瘤骨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及领先的科研成果,以及对骨肿瘤骨病临床有指导作用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成果。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的骨肿瘤骨病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骨肿瘤骨病的学术交流。投稿内容:骨肿瘤、骨质疏松症、各种骨与软组织疾病的临床诊疗的实践经验及科研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及与此有关的基础研究的文稿。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论著、基础研究、专题报道、综述、讲座、短篇报道、个案报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杂志投稿

1.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语句通顺,结构严谨。论著、基础研究、综述、经验交流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2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2.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文题与作者署名:文题简明扼要,突出主题,中文文题以20个字以内为宜,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作者署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此后不再做更改;要求提供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和第一作者单位全称的英译。作者如为不同单位、院、所、科室则分别在不同单位名称后的括号内详细列举作者姓名。如有通信作者,请注明姓名及E-mail邮箱。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论文如涉及课题基金,需在文稿作者署名后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基金证明电子版照片。

3.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摘要与关键词:论著类文稿要求附6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综述类文稿附5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其他类中、英文摘要字数不限,所有文稿需附3~5个中、英文对应的关键词。论著类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正确选用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的关键词和医学主题词表内所列词。

4. 图表:力求少而精,避免与正文重复。每幅图表应冠有中英文对照的图题和表题,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格使用三横线表;表内空白项为未测,“-”为阴性结果;如有合计和统计学内容,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图片须清晰,层次分明,需说明的地方应按制版要求制作箭头或注字加以解释。图片的高宽比例以5∶7为宜。组织切片图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要求与比例尺同时拍照。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片采用JPG格式。

5. 数字与统计学符号: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元、世纪、年、月、日、时刻、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如25%~30%不要写成25~30%;(10.44±2.12)%不要写成10.44%±2.12%。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5cm×4cm×8cm,而不要写成5×4×8cm3。统计学符号根据《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 (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⑤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⑧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注明P值并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6. 参考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以近5年内为主,近10年文献所占比例应超过70%。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①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 刊名, 年, 卷(期):起止页码. ②专著:[序号] 著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③专著中析出文献:[序号]作者. 题名//编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④电子文献:[序号] 著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举例如下:

[1] 黄启顺, 洪光祥, 王发斌, 等. 腓骨头与桡骨腕关节面形态学比较. 中华骨科杂志, 2000, 20(3):348-350.

[2] 汪敏刚. 支气管哮喘//戴自英. 实用内科学.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833-840.

[3] Meyers PA, Heller G, Healey JH, et al. Osteogenic sarcoma with clinically detectable metastasis at initial presentation. J Clin Oncol, 1993, 11:449-453.

[4] Simon MA, Springfield D. Surgery for bone and soft tissue tumors. 1st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Publishers, 1988:21-48.

[5]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 [EB/OL]. [2000-01-08].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程晓光,闫东,周凤云. 能谱CT在骨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01-805.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1.
 
[2] 裴守科,夏兆云,田忠祥,等. 3.0T MRI常规扫描与优化扫描在外踝韧带训练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06-810.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2.
 
[3] 古丽尼尕尔·吾斯曼,黄志兰,伊力亚·阿洪江,等. 骨关节炎软骨早期MRI信号异常与软骨形态学缺损的相关性[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11-815.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3.
 
[4] 常承,彭晓新,蒋雯,等. 滑膜肉瘤临床及磁共振图像表现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16-821.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4.
 
[5] 杨勇昆,徐海荣,牛晓辉. 肢体ⅡB期骨肉瘤患者CT强化率评价化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22-827.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5.
 
[6] 王婧娟,那玉岩,任逸众,等. 磁共振成像评估初次髌骨脱位导致内侧髌股韧带不同部位损伤与脱位复发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28-833.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6.
 
[7] 汪红胜,沈嘉康,昝鹏飞,等. 骨肉瘤患者肺部性质不确定结节的影像特征和预后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34-839.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7.
 
[8] 戎冬冬,李翔宇,孔超,等. 磁共振增强T2-SPACE序列在腰骶神经根压迫中的诊断及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40-846.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8.
 
[9] 胡文浩,王华东. 显微镜在脊柱外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47-850.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09.
 
[10] 马云青,张洪. 学习曲线期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位置的比较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51-856.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10.
 
[11] 肖犇,李学军. 有限切开与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57-860.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11.
 
[12] 王尧,姚玲,杨华瑜. 脂肪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61-866.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12.
 
[13] 许吉昊,季明亮,任可,等. 代谢综合征与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66-871.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13.
 
[14] 胡灏,王任先,万奔,等. 骨发育及损伤修复过程中骨形成与血管形成的偶联作用[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71-876.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14.
 
[15] 杨贵,田征,艾克拜尔·尤努斯,等. 3D打印结合组配式假体治疗儿童长节段骨缺损一例报告[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1):877-880.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1.015.
 
[16] 海涌,刘景伟. 侧方椎间融合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焦点与争议[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21-725.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1.
 
[17] 郭天明,袁俊龙,程维,等.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椎体骨水泥强化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26-731.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2.
 
[18] 吴文坚,梁裕,曹鹏,等. 腰椎侧路椎体间融合术减少退变性脊柱侧凸固定节段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32-736.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3.
 
[19] 吴海昊,周春光,汤涛,等.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与经皮内镜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37-741.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4.
 
[20] 刘景伟,周立金,海涌. 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42-745.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5.
 
[21] 刘书中,姚思远,李政垚,等. miRNA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中的意义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46-749.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6.
 
[22] 侯晓飞,孔超,王玮,等. 肌少症对退变性脊柱疾病诊疗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50-754.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7.
 
[23] 付博文,刘欢,武艳娇,等. 机械负荷对关节软骨形态学及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55-758.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8.
 
[24] 宋智博,王迎松,解京明,等.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两种治疗策略的中长期比较分析:彻底重建或有限干预[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59-765.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09.
 
[25] 冯品,晏玉清,张斌,等. 经皮脊柱内镜盘外减压技术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临床应用及短期疗效[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66-770.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10.
 
[26] 陈楷,戴小宇,崔海东,等. 双侧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改进探索[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71-776.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11.
 
[27] 贾忠雄,张晓军,胡侦明,等. 可视化椎间孔两次成形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77-780.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12.
 
[28] 隗功宁,盖伟,龚子顺,等.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联合空心螺钉治疗急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81-785.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13.
 
[29] 龚永霞,彭婷婷,陈红梅. 两种方法定位股骨近端防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86-791.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14.
 
[30] 毕竟优,廖松,李健雄,等.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不同类型假体置换的肩关节功能评价[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10):792-800.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21.10.015.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