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中草药杂志

主管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国际刊号:
0253-2670
国内刊号:
12-1108/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70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半月刊
出版地:
学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汤立达;陈常青
复合影响因子:
1.737
开本:
邮发代号:
6-77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JST收录(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期刊荣誉:
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中药现代化论坛、化学成分、制剂与质量、药理与临床、药材与资源、专论与综述、信息


中草药杂志简介
  •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

    《中草药》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

    《中草药》被《国际药学文摘》《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医学文摘》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 中草药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JST收录(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医学文摘
  • 中草药杂志期刊荣誉

    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草药杂志栏目设置

    中药现代化论坛、化学成分、制剂与质量、药理与临床、药材与资源、专论与综述、信息
中草药杂志投稿

1中草药论文的内容要求

论文应论点鲜明,数据可靠,层次清楚,文字简练,结论准确。

2 中草药论文的撰写要求

2.1 文题

每篇来稿均要有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或公式。英文题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英文文题中尽可能不用冠词,最好不超过12个实词。

2.2 作者及工作单位

论文署名不应过多,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若第一作者或第一单位有变动,应提供单位证明信。对论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员如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可放在致谢项。姓氏的汉语拼音字母全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工作单位名称用全称,不用简称或缩写,工作单位后写出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并附单位英文名称,应与中文单位名称对应。通信作者用“*”标出。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分隔。

文题和署名书写示范例:

2.3 摘要、关键词

文稿须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关键词5~8个,尽量选用《汉语主题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研究性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均采用四要素结构式书写,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综述性论文需写出指示性摘要,中文300字左右。英文文题、关键词及作者名称和单位务必与中文对应。摘要、关键词作为标识词其后应加冒号。

2.4 地脚线

①收稿日期:由编辑部填写收稿的具体日期。②基金项目:应注明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基金名称的全称及合同号,多个基金之间用“;”分隔。③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并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电话、传真、E-mail等)。

2.5 引言

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

2.6 正文

层次分明,在层次标码后,应拟定标题。尽量减少层次,不得多于3层,采用1、1.1、1.1.1方式。层次的数字序号顶格写,空1个汉字接排标题。

2.7 药物、试剂、动植物和主要仪器

写明规格和来源,药名符合《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及《国际非专有药名》,不用代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新化合物采用IUPAC命名原则给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名,同时应再取一个得体的中、英文俗名。首次出现的中文、外文简称(缩写语)应先写出全称(中、外文全名),然后才能直接应用。动植物实验材料必须附正确的拉丁学名,并提供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所在单位。复方制剂应提供起主要药理作用的药味名称和内在质量控制方法;药理研究论文的实验对象可为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以及主要药味有内在质量控制方法的复方制剂;粗制剂、水煎剂等无质控标准的研究论文不予刊用。

2.8 方法

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2.9 单位和符号

常用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的国际符号表示,距数字1个自然间空,不加缩写点。

《中草药》出刊周期目录
[1] 张晓娟,宋志敏,王彦志,等. 生姜中1个新的薄荷烷型单萜[J]. 中草药,2021,52(22):6775-6780.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1.
 
[2] 罗伟,汤良杰,袁建丹,等. 烟管蓟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781-6789.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2.
 
[3] 路艳霞,阳航,石妤,等. 华中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790-6795.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3.
 
[4] 周慧吉,张璐,李廷钊,等. 超滤亲和液质联用技术筛选显齿蛇葡萄叶中酪氨酸酶抑制剂[J]. 中草药,2021,52(22):6796-6805.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4.
 
[5] 尹元元,耿燕娜,范明松.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延胡索乙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处方和体外释药行为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806-6815.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5.
 
[6] 钱怡洁,皮文霞,朱广飞,等. 基于熵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优选酒萸肉蒸制工艺[J]. 中草药,2021,52(22):6816-6824.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6.
 
[7] 赵亚芳,李郁茹,陈玉民,等. 王不留行炭纳米类成分发现及其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J]. 中草药,2021,52(22):6825-6833.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7.
 
[8] 吴斯宇,曾盈蓉,唐聘,等. RGD环肽修饰的姜黄素/黄芩苷靶向共递送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表征[J]. 中草药,2021,52(22):6834-6844.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8.
 
[9] 何瑶,江华娟,成颜芬,等.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与质量综合评价优化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煎煮工艺[J]. 中草药,2021,52(22):6845-6855.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09.
 
[10] 马梦鸽,杨莎,唐志书,等.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法联用的血府逐瘀片质量控制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856-6863.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0.
 
[11] 石巧玲,周红祖,高厚明,等. 基于ICP-MS法的加味左金丸中无机元素分析[J]. 中草药,2021,52(22):6864-6870.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1.
 
[12] 帖晓燕,张云鹤,张文广,等. 纹党米炒前后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干预脾虚泄泻大鼠的药效对比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871-6880.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2.
 
[13] 蒋晓萌,杨代刚,高永耀,等. 愈风宁心滴丸预防性治疗血管痉挛性偏头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881-6889.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3.
 
[14] 宁玉明,潘一帆,李范珠. 丹参酮ⅡA对阿霉素耐药人乳腺癌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890-6896.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4.
 
[15] 赵玉霞,陈莺倩. 迷迭香酸通过AMPK/mTOR通路减轻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897-6903.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5.
 
[16] 崔静,崔维强,殷胜骏,等. 柔肝滋阴颗粒对焦虑抑郁性高血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904-6910.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6.
 
[17] 范芳芳,张雯,余羊羊,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藏药红景天功效关联性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 中草药,2021,52(22):6911-6922.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7.
 
[18] 宋阳春,吴三兵,胡谷丰,等. 痹祺胶囊联合刃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 中草药,2021,52(22):6923-6927.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8.
 
[19] 刘莲慧,秦文敏,张莹雪,等. 派特灵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J]. 中草药,2021,52(22):6928-6938.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19.
 
[20] 宋厚盼,刘恒铭,仇婧玥,等. 胃癌发病关键基因调控网络构建及其靶向治疗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939-6952.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0.
 
[21] 温改艳,吕莎,杨小虎,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系统评价[J]. 中草药,2021,52(22):6953-6961.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1.
 
[22] 包晗轩,刘京豪,刘超,等. 基于电子病历数据的紫龙金片与肺部肿瘤手术患者诊疗转归相关性分析[J]. 中草药,2021,52(22):6962-6967.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2.
 
[23] 丁贤华,张丽萍,费璇,等. 温郁金法昵基焦磷酸合酶(CwFPPS)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J]. 中草药,2021,52(22):6968-6974.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3.
 
[24] 王莉莉,阿力木江·排尔哈提,李莉伟,等. 新疆胀果甘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中草药,2021,52(22):6975-6982.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4.
 
[25] 洪丽,王哲,汤小涵,等. 基于雷公法结合盐炙法对补骨脂的炮制及肝毒性评价[J]. 中草药,2021,52(22):6983-6989.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5.
 
[26] 赵小勤,黄晓婧,罗霄,等. 不同部位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知母质量评价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6990-6997.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6.
 
[27] 任艳,刘付松,刘莎,等. 小叶黑柴胡野生居群生物学特性与活性成分含量对典型生境的响应[J]. 中草药,2021,52(22):6998-7005.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7.
 
[28] 丁大力,沈学彬,姚佳慧,等. 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1,52(22):7006-7024.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8.
 
[29] 孙晶,魏静,米艳,等. 石斛活性成分及生物模型在胃肠道疾病保护作用中的应用进展[J]. 中草药,2021,52(22):7025-7031.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29.
 
[30] 孙丽娟,柯闲,王俊俊,等. 森林芬多精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1,52(22):7032-7043.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30.
 
[31] 袁海梅,张崟,邹亮,等. 花椒属植物非苯丙素类成分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1,52(22):7044-7056.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31.
 
[32] 安琼,李国峰,郎一帆,等. 固定化酶技术在中药酶抑制剂筛选中的研究现状[J]. 中草药,2021,52(22):7057-7065.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32.
 
[33] 李硕,李响,杨康,等. 黄花角蒿的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1,52(22):7066-7071.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33.
 
[34] 董晨东,王勇. 日本感冒类汉方制剂处方标准和上市情况分析[J]. 中草药,2021,52(22):7072-7077.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34.
 
[35] 李慧. 中药品种成为知识产权新型客体的可行性研究[J]. 中草药,2021,52(22):7078-7082.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1.22.035.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