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医学与哲学(A)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国际刊号:
1002-0772
国内刊号:
21-1093/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0
类别:
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科研院所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杜治政
复合影响因子:
0.976
开本:
邮发代号:
8-122
期刊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新的世纪、新的追求、医学伦理学、心身医学、医学教育、中医现代化


医学与哲学(A)杂志简介
  • 医学与哲学(A)杂志

    《医学与哲学(A)》(半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医学与哲学》杂志自出版以来,已成为我国医学人文学方面的一份主要刊物,在国际同类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最早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与“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同时获得两种国家核心期刊的惟一人文医学杂志。同时是国际上仅有的两本同名杂志(另一本为美国的《医学与哲学》)中的一本。

    《医学与哲学(A)》自创刊以来,一直遵循“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方针和“关注热点,挑战现实,放眼世界”的思路,受到各方的热情支持与鼓励,钱信忠、于光远、崔月犁、陈敏章多次撰文给予支持。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崔月犁在为本刊撰写的发刊词号召“医务人员学点哲学,学会用正确的思维去分析、研究征服疾病的途径和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在本刊第一期撰写的文章认为“医学是一门很复杂的科学,既要有科学的分析,又要有哲学的概括。”白希清、张孝骞、苏德隆、吴阶平、韩启德、吴咸中、吴孟超、汤钊猷、刘德培、陈竺等多位院士和学者在本刊发表精彩文章,国内外成百上千名学者的论著,影响无处不在,意义深远。26年的历史表明,《医学与哲学》已成为我国医学界和社会有关部门十分关注的一份杂志。

    《医学与哲学(A)》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 医学与哲学(A)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医学与哲学(A)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学与哲学(A)杂志栏目设置

    新的世纪、新的追求、医学伦理学、心身医学、医学教育、中医现代化
医学与哲学(A)杂志投稿

医学与哲学(A)文章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结构简明;尽量避免使用多层标题;文字、图表要简练,用较少的篇幅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论述应深入浅出、表达清楚流畅;专业术语运用准确,前后保持一致。请参考新近出版的《医学与哲学》,详细了解写作格式。

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处,要紧扣主题,简明扼要,但要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方便检索;应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尽可能回避生僻字、符号、公式和缩略语。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作者和作者单位在论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是对论文工作有实质贡献的人员,应对文中的论点和数据负责。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为姓在前、名在后,国外作者的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如HughJ.Klarke)。署名单位必须是该项研究的实际完成单位。单位名要写全称,同时提供单位所在省市名和邮政编码。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并请提供通讯联系人的电话和E-mail。

医学与哲学(A)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理解。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特殊符号和公式。摘要的写作要精心构思,随意从文章中摘出几句或只是重复一遍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字数要求120字~150字。英文摘要需包括以下内容:题目,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摘要内容及关键词。

关键词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因此,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不应随意造词。关键词一般为3个~8个。

基金资助项放在首页脚注,列出资助基金来源,并注明项目批准号。格式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基金名称要写全称。

图和表应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文中相应位置处。图的分辨率不能低于600dpi,图中线条要清晰,图中文字说明请用汉字。文中图、表务求少而精,图表要有表头和图题。表格请用三线表,图的外廊以矩形为宜,避免过于扁宽或狭长。

《医学与哲学(A)》出刊周期目录
[1] 杜治政. 医学技术权力及其权力的异化(上)——兼论技术、资本、权力的联盟与互动[J]. 医学与哲学,2022,43(5):1-6.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1.
 
[2] 雷瑞鹏,白超,邱仁宗. 论有益原则[J]. 医学与哲学,2022,43(5):7-12.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2.
 
[3] 焦剑,王天秀. 病人临终决策中的自主问题辨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5):13-17.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3.
 
[4] 李沪生,华梦莲,李伟. 数字药丸技术的两大伦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 医学与哲学,2022,43(5):18-21.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4.
 
[5] 刘玉玲,张洪江. 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伦理考量[J]. 医学与哲学,2022,43(5):22-27.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5.
 
[6] 郝燕萍,张颖. 国外安宁疗护准入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 医学与哲学,2022,43(5):28-33.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6.
 
[7] 周英华,李俏. 安宁疗护实践中伦理困境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2022,43(5):34-39.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7.
 
[8] 叶恬恬,赵允伍,王晓松,等. 社会适应理念融入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初探[J]. 医学与哲学,2022,43(5):40-43.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8.
 
[9] 王宇涵. 传染病情境下的社交媒介健康传播探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5):44-48.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09.
 
[10] 李瑶,杨琳. 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问题思考[J]. 医学与哲学,2022,43(5):49-54.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10.
 
[11] 陈天,赵旭. 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近身因素"研究——对200例"医护日记"的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5):55-60.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11.
 
[12] 王晨,龙艺,胡安霞,等. 全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22,43(5):61-66.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12.
 
[13] 林虹霓,邓敏. 我国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2022,43(5):67-70.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13.
 
[14] 刘梦雯. 何以为神:明清岭南巫医社会形象探究[J]. 医学与哲学,2022,43(5):71-75.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14.
 
[15] 严小青,刘艳. 香料与古代瘟疫防治——兼论道医和佛医的治疫贡献[J]. 医学与哲学,2022,43(5):76-80.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5.15.
 
[16] 稿约[J]. 医学与哲学,2022,43(5):封3.
 
[17] 梁立智. 代孕需求方生殖自主权实现的道德界限辨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4):1-4.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1.
 
[18] 古丽丹娜·吐尔逊,睢素利. 关于特殊群体生育需求的伦理理论与原则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4):5-8,12.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2.
 
[19] 杨同卫,张迎春,苏永刚. 大龄单身女性生育力保存的伦理学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22,43(4):9-12.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3.
 
[20] 鲁琳. 无偿妊娠型代孕实施的伦理辨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4):13-16,39.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4.
 
[21] 杨婕娱. 罕见病患者权利保障的伦理责任[J]. 医学与哲学,2022,43(4):17-21.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5.
 
[22] 屠馨怡. 供精助孕技术的社会伦理问题[J]. 医学与哲学,2022,43(4):22-25.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6.
 
[23] 高煜辰,郭晴,马贝戈,等. 上海社区医院安宁疗护团队的工作困境质性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22,43(4):26-30.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7.
 
[24] 黎赵,赵丹,李梦,等. 农村安宁疗护多元实践路径探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4):31-34.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8.
 
[25] 武文莉,何虎,罗增让. 数字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的理论争议和研究证据[J]. 医学与哲学,2022,43(4):35-39.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09.
 
[26] 陈尹,杨莉萍. 失独者爱哀交加的情思活动及其反刍机制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22,43(4):40-44,54.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0.
 
[27] 罗晓兰,丁华,韩景倜. 医患网络健康信息沟通与医患关系促进[J]. 医学与哲学,2022,43(4):45-49.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1.
 
[28] 杜英杰,张新庆,王古岩. 麻醉科医患沟通现状及认知分析——我国45家医院联合调查报告[J]. 医学与哲学,2022,43(4):50-54.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2.
 
[29] 周文康,费艳颖. 人工体内授精中亲子关系的认定[J]. 医学与哲学,2022,43(4):55-59.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3.
 
[30] 匡悦,王丽莎,邓勇. 错误出生之诉特殊抚养费赔偿规则研究——基于65例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22,43(4):60-64,68.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4.
 
[31] 王云岭,苏建. 沉浸式生死教育教学——参观殡仪馆[J]. 医学与哲学,2022,43(4):65-68.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5.
 
[32] 张鹏,孙慕义. 老年人生命教育发展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22,43(4):69-72,封3.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6.
 
[33] 李计筹,郭强. 民国时期广州医疗慈善活动之特点(1912年~1938年)[J]. 医学与哲学,2022,43(4):73-77.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7.
 
[34] 王丽敏. 天津学校卫生构建及现代启示(1910年~1947年)[J]. 医学与哲学,2022,43(4):78-80,封3.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04.18.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