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心脏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
国际刊号:
1009-7236
国内刊号:
61-1268/R
审稿时间:
3-6个月
创刊时间:
1989
类别:
统计源期刊
周期:
双月刊
出版地:
院校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裴建明
复合影响因子:
0.332
开本:
邮发代号:
52-131
期刊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论著、讲座、综述 、短篇、经验交流、简讯


心脏杂志杂志简介
  • 心脏杂志杂志

    《心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9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主办。

    《心脏杂志》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刊登的稿件涉及心脏学基础与临床各个领域,内容包含心脏学基础以及临床与心脏病有关的诊断检测、治疗、预防、中西医药和心血管医学工程等各方面的论文。

  • 心脏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心脏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心脏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论著、讲座、综述 、短篇、经验交流、简讯
心脏杂志杂志投稿

征稿要求如下:

1. 来稿一式两份请附单位推荐信,应声明作者所投论文是首发稿,署名及署名顺序正确。作者承认并同意遵守《心脏杂志》稿约中的各项规定,并由通讯作者或导师签字。内容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资料可靠。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一般不超过5000字,研究简报、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如不同意请事先说明

2.题目:要求言简意赅,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方便检索。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外文文题不超过150个字母和空格,一般不用缩略语和标点符号,不用药物商品名。

3.作者署名、作者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要写具体,多位作者时,各作者名间用逗号隔开。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姓的拼写全用大写,名的拼写首字母用大写,音节间用连字符““隔开,姓与名间为空格。

4.论著的中、英文摘要,格式均为目的(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包括主要数据)、结论(CONCLUSION)4段结构式连续书写。两种文字的内容应基本一致,但英文摘要需隔行打印,可比中文摘要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以便英文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

5.来稿请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选用《医学主题词注释词表》中的词;各词间用分号“;”隔开。中国图书分类号请参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4版)。

6.首页脚注 ①基金资助课题或获奖项目及编号(附基金证明复印件);②通讯作者:姓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③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的姓名,职称,学位,Email。

7.正文部分 ①引言:不列标题,简要描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②材料或对象和方法:常规实验对象和方法简要描述或引用文献;药品、仪器设备及创新方法应详尽描述;患者基本特征应分组叙述,以便了解组间的可比性。③实验结果:应对原始材料作必要的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应写明标准差或标准误及P值。④图表设计应简明合理。图表插入正文并书写图序、图题和图注。照片背面,需注明作者姓名、稿号、图号、放大倍数、上下方向。图片需清晰,反差明显,无折痕;请用TIF格式,精度350线保存;组织形态学图片一律用彩色照片。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应采用三横线表,表序和表题居中置于表上方,最好设计成半栏,对照组在左侧上行。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⑤讨论应紧扣主题,对每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8.参考文献应主要引用近3年核心期刊或PubMed中文献。

9.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Word或纯文本格式保存,与修改稿、原稿、修改意见一并寄回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Email、和详细通信地址备用。

10. 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来稿被本刊采用后同时也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如不同意收录请来稿时声明。文稿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

11. 本刊“快通道”优先发稿条件:对重大研究成果及受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我刊承诺收到稿件后10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告知是否录用。凡要求以“快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或查新报告。经审核同意,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

《心脏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心脏杂志》稿约[J]. 心脏杂志,2021,33(4):封2.
 
[2] 秦永文,白元.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中国梦"——写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临床应用20周年之际[J]. 心脏杂志,2021,33(4):349-352,357. DOI:10.12125/j.chj.202105124.
 
[3] 朱鲜阳.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处理现状的评价[J]. 心脏杂志,2021,33(4):353-357. DOI:10.12125/j.chj.202106034.
 
[4] 李华康,姚青,郭燕丽,等.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转归[J]. 心脏杂志,2021,33(4):358-363. DOI:10.12125/j.chj.202106025.
 
[5] 蒋世良,张戈军. 中国地方医院12年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大数据分析[J]. 心脏杂志,2021,33(4):364-368. DOI:10.12125/j.chj.202106002.
 
[6] 王建铭,王琦光,朱鲜阳. 全军室间隔缺损10年介入治疗现状分析[J]. 心脏杂志,2021,33(4):369-373. DOI:10.12125/j.chj.202105120.
 
[7] 章旭,刘廷亮,高伟,等. 室间隔缺损并发心脏畸形及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的介入治疗[J]. 心脏杂志,2021,33(4):374-378. DOI:10.12125/j.chj.202105111.
 
[8] 何璐,杜亚娟,王星烨,等. 应用导丝漂流技术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J]. 心脏杂志,2021,33(4):379-383,389. DOI:10.12125/j.chj.202105098.
 
[9] 何璐,杜亚娟,王星烨,等. 应用改良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导管闭合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J]. 心脏杂志,2021,33(4):384-389. DOI:10.12125/j.chj.202105100.
 
[10] 刘亚莉,王跃民. 陕西省生理科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J]. 心脏杂志,2021,33(4):363.
 
[11] 杜亚娟,张军,李军,等.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J]. 心脏杂志,2021,33(4):390-395. DOI:10.12125/j.chj.202105116.
 
[12] 王星烨,何璐,杜亚娟,等.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远期随访及评价[J]. 心脏杂志,2021,33(4):396-402. DOI:10.12125/j.chj.202105121.
 
[13] 张凤文,胡海波,徐仲英,等.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J]. 心脏杂志,2021,33(4):403-404,409. DOI:10.12125/j.chj.202105119.
 
[14] 白元,许旭东,阚通,等. 国际首例应用对称型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0年随访[J]. 心脏杂志,2021,33(4):405-406. DOI:10.12125/j.chj.202106003.
 
[15] 洪钿,张丽,李博宁,等. 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和随访评价[J]. 心脏杂志,2021,33(4):407-409. DOI:10.12125/j.chj.202106022.
 
[16] 邹倩,包鑫,黄玉霞,等. 京尼平通过SIRT3/SOD2改善小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脏功能[J]. 心脏杂志,2021,33(4):410-414,420. DOI:10.12125/j.chj.202012002.
 
[17] 陈效安,谷蕾,梁素梅,等.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收缩蛋白表达的影响[J]. 心脏杂志,2021,33(4):415-420. DOI:10.12125/j.chj.202012083.
 
[18] 郑林,周宇子,王澎,等.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前调整策略[J]. 心脏杂志,2021,33(4):421-424. DOI:10.12125/j.chj.202012069.
 
[19] 李智佳,吴春柳,王效增,等. 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发生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J]. 心脏杂志,2021,33(4):425-428. DOI:10.12125/j.chj.202106037.
 
[20] 闫群,李洁,郭兰燕. 希氏束起搏对房颤并发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J]. 心脏杂志,2021,33(4):429-432. DOI:10.12125/j.chj.202104023.
 
[21] 任英,李羽,贺红艳,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关联性及其应用价值[J]. 心脏杂志,2021,33(4):433-437. DOI:10.12125/j.chj.202105017.
 
[22] 李家卉,张伟,李方方,等. 间断人工重力改善模拟失重所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大[J]. 心脏杂志,2021,33(4):438-443. DOI:10.12125/j.chj.202101018.
 
[23] 卢瑗瑗,赵晓迪,王秉文,等.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航空航天医学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心脏杂志,2021,33(4):444-446. DOI:10.12125/j.chj.202108005.
 
[24] 秦超师,牛晓琳. PCSK9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进展[J]. 心脏杂志,2021,33(4):447-451. DOI:10.12125/j.chj.202102032.
 
[25] 杨琦琦,孙阳. 抗阻运动对老年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2021,33(4):452-455. DOI:10.12125/j.chj.202102015.
 
[26] 姚文君,顾康琛,王龙胜,等. 探讨思维导图联合CBL教学法在心血管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 心脏杂志,2021,33(4):456-459. DOI:10.12125/j.chj.202103095.
 
[27] 常虎林,邓纪钊,贾敏,等. 多模式融合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心脏杂志,2021,33(4):460-462. DOI:10.12125/j.chj.201908053.
 
[28] 周岩芬,易甫,张广平,等. ICE指导先心封堵术后房间隔穿刺并完成房颤射频消融2例[J]. 心脏杂志,2021,33(4):463,封4. DOI:10.12125/j.chj.202103080.
 
[29] 刘海涛,杨亚丽,朱存军,等.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加左心耳封堵术1例[J]. 心脏杂志,2021,33(4):464,封3-封4. DOI:10.12125/j.chj.202009079.
 
[30] 《心脏杂志》稿约[J]. 心脏杂志,2021,33(3):封2.
 
[31] 何贵新,冯雨菲,玉黎燕,等. 芪参益气滴丸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J]. 心脏杂志,2021,33(3):233-238. DOI:10.12125/j.chj.202010017.
 
[32] 常小倩,王姗,邢萍萍,等. 敲低GPM6B促进白色脂肪细胞向棕色脂肪表型转变[J]. 心脏杂志,2021,33(3):239-243,250. DOI:10.12125/j.chj.202102063.
 
[33] 黄辉宁,杜娟娟,孙燚,等. 急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发房颤兔模型左心耳蛋白质组学分析[J]. 心脏杂志,2021,33(3):244-250. DOI:10.12125/j.chj.202103064.
 
[34] 张瑞宁,杨斌,薛强,等. 大剂量地尔硫卓在致心肌梗死的严重冠脉痉挛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 心脏杂志,2021,33(3):251-254,260. DOI:10.12125/j.chj.202102040.
 
[35] 孙雪,王虹,肖双,等. CHD并发EH患者MHR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 心脏杂志,2021,33(3):255-260. DOI:10.12125/j.chj.202012072.
 
[36] 李爽,王欣,李磊. 地尔硫卓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中临床疗效[J]. 心脏杂志,2021,33(3):261-264,277. DOI:10.12125/j.chj.202012085.
 
[37] 李晓青,李林泽,高磊,等. RT3D-TTE评价AMI伴中度二尖瓣反流患者PCI术前后二尖瓣构型变化[J]. 心脏杂志,2021,33(3):265-268. DOI:10.12125/j.chj.202009050.
 
[38] 董炎炎,陈魁. Gal-3和sST2评价AMI患者PCI预后的预测价值[J]. 心脏杂志,2021,33(3):269-272. DOI:10.12125/j.chj.202011093.
 
[39] 郝伟华,姜芳,刘彦洁. 血清miR-499及SOX6的表达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J]. 心脏杂志,2021,33(3):273-277. DOI:10.12125/j.chj.202011091.
 
[40] 周婷婷,刘玲玲. 参附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气型(阳虚)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J]. 心脏杂志,2021,33(3):278-281,290. DOI:10.12125/j.chj.202102072.
 
[41] 吴西强,刘建,何思毅,等.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影响因素分析[J]. 心脏杂志,2021,33(3):282-285. DOI:10.12125/j.chj.202102067.
 
[42] 杨红,郑琴,陈秋宏,等. 贝前列素钠联合米力农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 心脏杂志,2021,33(3):286-290. DOI:10.12125/j.chj.202102079.
 
[43] 徐东辉,罗新锦,张晶,等.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中的CT评估[J]. 心脏杂志,2021,33(3):291-294. DOI:10.12125/j.chj.202102031.
 
[44] 李文凡,曹青林,李培杰,等. 红景天苷可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减轻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的炎性反应[J]. 心脏杂志,2021,33(3):295-301. DOI:10.12125/j.chj.202102060.
 
[45] 吕云利,刘吉耀,孙喜庆. 线粒体自噬和内质网应激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2021,33(3):302-306. DOI:10.12125/j.chj.202103020.
 
[46] 田宗渭,周栋栋,孙嘉星,等. 内皮旁分泌因子调控心脏生长的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2021,33(3):307-310,329. DOI:10.12125/j.chj.202012043.
 
[47] 吕亚静,杨巍. 非编码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心脏杂志,2021,33(3):311-316. DOI:10.12125/j.chj.202009039.
 
[48] 田雪琴,王超,冯雪,等. β淀粉样蛋白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2021,33(3):317-320. DOI:10.12125/j.chj.202101069.
 
[49] 郭珊珊,蔡越,李飞. NK细胞与冠心病的关系[J]. 心脏杂志,2021,33(3):321-324. DOI:10.12125/j.chj.202006105.
 
[50] 伍哲以,吴立荣. 非心脏病患者住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现状综述[J]. 心脏杂志,2021,33(3):325-329. DOI:10.12125/j.chj.202101054.
 
[51] 丁季喆,马恒,王一石. 久坐行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J]. 心脏杂志,2021,33(3):330-334. DOI:10.12125/j.chj.202104044.
 
[52] 沈学锋,陈筱鸣,王迪雅,等. PBL教学法在高原心脏病教学中的质量评估研究[J]. 心脏杂志,2021,33(3):335-338. DOI:10.12125/j.chj.202105033.
 
[53] 周和平,李静,李建鹏,等. CBL教学在心血管外科留学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心脏杂志,2021,33(3):339-341,346. DOI:10.12125/j.chj.202102020.
 
[54] 王基野,沈学锋,骆文静. 线上学习+游戏互动式课堂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J]. 心脏杂志,2021,33(3):342-346. DOI:10.12125/j.chj.202012078.
 
[55] 李小娟,周梦垚,左蕾,等. Liwen术式治疗轻度室间隔肥厚伴左室流出道严重梗阻并随访2年一例[J]. 心脏杂志,2021,33(3):347,封4. DOI:10.12125/j.chj.202102051.
 
[56] 闫恒瑜,林凯丽,汪蒙,等.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例[J]. 心脏杂志,2021,33(3):348,封3-封4. DOI:10.12125/j.chj.202010061.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