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国际刊号:
1673-4246
国内刊号:
11-5398/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78
类别:
统计源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樊红雨
复合影响因子:
0.216
开本:
邮发代号:
2-611
期刊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政策法规、通关务实、综述、论著、经验交流、国内外学术动态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杂志简介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连续两届荣获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1996)、北大核心期刊(1992)。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以反映国内外中医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的学术交流为己任,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制剂与工艺、临床报道、专家经验、临证心得、思路与方法、综述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创刊以来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1995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二等奖。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于2006启用了新的封面、新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新的标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我们热切希望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科研和临床工作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国际间中医药学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严把杂志质量关,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为促进中医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政策法规、通关务实、综述、论著、经验交流、国内外学术动态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杂志投稿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朱嘉辰,田嘉禾,严夏继,等. 中医药在突尼斯的发展现状及策略探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169-117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707-00057.
 
[2] 达珍,侯文斌,王思懿,等. 九味竺黄散结合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174-117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412-00096.
 
[3] 沈王丰,刘美秀,曹健,等. 祛风止咳方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盛挛急证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179-118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802-00009.
 
[4] 陆盛强,黄书哲. 清肺消炎汤联合抗感染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184-118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714-00180.
 
[5] 赵羽,邓轩,郑振. 芍药八味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189-119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326-00150.
 
[6] 司敏,刘万里,孙刚. 加味四逆散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194-119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311-00074.
 
[7] 黄海平,聂开兰,何娜,等. 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肠道菌群、微炎症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199-120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225-00186.
 
[8] 张寒,王洪海,徐荣林. 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04-120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728-00245.
 
[9] 苏浩杰,李达,郑荣. 调肝扶脾辨治紫癜验案举隅[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58-1260.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1121-00179.
 
[10] 覃彩云,陈更新,邓海霞. 健脾调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61-126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101-00005.
 
[11] 丁丹丹,佘继林. 佘继林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经验[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47-1251.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802-00008.
 
[12] 史伶俐,陈霞. 陈霞防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52-1254.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823-00212.
 
[13] 赵环宇. 孙呈祥以"筋柔骨正"思想治疗腰部筋伤疾病经验[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55-1257.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608-00091.
 
[14] 苗艳芳,王玉贤,张声生. 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及5-羟色胺、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09-1214.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122-00231.
 
[15] 赵开军,刁和芳,王海丽. 葛根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19-1225.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924-00314.
 
[16] 刘珺,杨芳,刘江涛,等. 马齿苋免煎颗粒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整合素β1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15-121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809-00068.
 
[17] 范荣荣,赵俊卿,窦龙涛,等.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槐芩软膏中8种化学成分含量[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26-123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1120-00165.
 
[18] 陈照宇,庄丽,郑昆,等. 川芎真空蒸汽润药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炎镇痛活性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34-1239.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722-00240.
 
[19] 康艳,李耀辉,刘伊莎,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40-1246.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622-00022.
 
[20] 王雅丽,路进宝,范乾. 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64-126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607-00079.
 
[21] 成越. 针刺调控细胞凋亡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实验研究进展[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69-1271.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729-00322.
 
[22] 周彦吉,刘长信,蔡美玲,等. 传统功法改善心肺功能系统评价的AMSTAR2质量评价及GRADE证据分级[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2):1272-1281.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603-00044.
 
[23] 童正兰,秦雍,胡亚男,等. 后疫情时代创伤后应激障碍特色针法探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57-1060.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814-00120.
 
[24] 熊必丹,栗馨,折哲,等. 补肾平喘颗粒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肾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61-1065.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316-00185.
 
[25] 叶沃若,李丹丹,刘书宇. 通脉化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冠心病疗效及不稳定斑块形成、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66-1070.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724-00287.
 
[26] 林守权,缪曌立,吴大山,等. 参芪固肾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71-1075.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526-00256.
 
[27] 焦黛妍,邓海鹏,顾和燕,等.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76-1079.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302-00022.
 
[28] 杜辉,张锦花,李桂侠. 中医心理睡眠调控技术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80-1084.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514-00177.
 
[29] 梁佩珊,林琨. 足三里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抚触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85-108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820-00236.
 
[30] 谷珊珊,许云. 基于虚劳理论探析癌因性疲乏中医辨治思路[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54-1157.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121-00222.
 
[31] 周晶莹,许铭,沈卫东. 外源性腓总神经麻痹针刺分期治疗经验[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51-115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1127-00231.
 
[32] 秦洪丹,马宏博. 肾虚血热型胎漏辨治思路及验案举隅[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58-1160.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228-00211.
 
[33] 闫朋宣,王伟明,杜宝俊. 杜宝俊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42-1144.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915-00134.
 
[34] 周唯践,肖勇洪,彭江云. 彭江云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45-1147.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516-00141.
 
[35] 李斌,韩淑花,董菲,等. 房定亚应用大柴胡汤医案四则[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48-1150.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628-00325.
 
[36] 路颖慧,黄颖,孙明杰,等. 基于HPLC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的三化汤治疗脑缺血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作用靶点预测[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09-1115.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413-00140.
 
[37] 梁国强,章一凡,葛惠男,等. 吴门抑激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下丘脑5-羟色胺信号传导系统的调控作用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89-1096.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1030-00189.
 
[38] 陈志成,黄玉涓,周柯,等. 肾安汤对顺铂诱导的肾损伤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及肾组织修复作用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097-1102.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901-00004.
 
[39] 路公静,李媛,吴海涛. 不同生长年限牡丹皮指纹图谱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03-1108.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1015-00108.
 
[40] 王路瑶,张露苗,李俊楠,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陷胸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16-1123.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813-00113.
 
[41] 王银平,范鹏,牛宇,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治疗腰肌筋膜炎机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24-1130.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702-00029.
 
[42] 陈保伶,张北平. 《临证指南医案》湿阻型脾胃病处方用药规律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31-1135.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429-00320.
 
[43] 李虹瑶,李红毅,梁家芬,等. 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36-1141.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0606-00075.
 
[44] 陈妍,宁艳,于晓英,等. 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61-1164.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811-00089.
 
[45] 刘绿野,耿立东,张洁,等. 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1165-1169.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00616-00174.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