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国际遗传学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
国际刊号:
1673-4386
国内刊号:
23-1536/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78
类别:
统计源期刊
周期:
双月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傅松滨
复合影响因子:
0.122
开本:
邮发代号:
14-55
期刊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综述、编译、论著、短篇报道、讲座


国际遗传学杂志杂志简介
  • 国际遗传学杂志杂志

    《国际遗传学》1978年创刊,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从事遗传学以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国外遗传学,特别是近5年最新进展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

    《国际遗传学》改版后该刊将拥有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编委研究方向涉及医学遗传、人类遗传、动物遗传、植物遗传、微生物遗传等广泛领域,强有力地扩大了文章登载范围。

    《国际遗传学》荣获中文核心期刊(1992)。

  • 国际遗传学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国际遗传学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国际遗传学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综述、编译、论著、短篇报道、讲座
国际遗传学杂志杂志投稿

1《国际遗传学》征稿范围:医学遗传学及其相关领域有创新性的论著及具有时新性的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快报、讲座、专题讨论、国内外研究动态、学术争鸣、会议介绍等。

2《国际遗传学》对稿件的要求

2.1综述类将数十篇国外公开发表的文献通读后,有分析、有讨论、深入浅出地反映所选命题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文题要求鲜明、简洁、确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以20字内为宜,不用缩略语。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指版面字数)。文首附有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约40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及2~5个关键词(主题词为主,自由词为辅)。英文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通讯作者及其E-mail、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文后参考文献要求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10年内(近5年内的文献,不得少于所引文献的50%)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以15~30篇为宜,书籍和中文文献不引用或少引用。文献序号应在文中引用处句首被引用作者后按引用顺序以数字加方括号标注于右上角。文内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请注明英文全称及中文名称,为了便于阅读,请尽量少用或不用英文缩写。

2.2论著类及其他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数据准确,格式符合本刊稿约,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其他文章不超过1500字。当文稿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

4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通讯作者及其E-mail、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005年出版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上的主题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中文或英文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遗传学名词》的著录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在需要使用商品名的情况下,应先给出其通用名称,括号内给出商品名。

7图表文中图表均用另纸贴附于相应文中,网上投稿需上传相应的tif/jpg格式。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仅1幅图或1个表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需中英文对照)。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需中英文对照)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表均随文排。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栏目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标明单位,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5∶7左右。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例如ng/kg/天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ng·(kg·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系数。

9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etal.”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亲自核对原文并保证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中文参考文献需有英文对照。期刊著录格式:前3位作者姓名(3位以上作者后加等).文题.刊名(外文期刊名用IndexMedicus中规范缩写名,中文期刊名用全称),年,卷:起-止页.

《国际遗传学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丁风娟,曹鲁泉,宋丽娜,等.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产前诊断案例报道[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92-295.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120-00119.
 
[2] 宋阳,尹弘霁,甄媛媛,等. 1例 IDS基因新发变异位点致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96-300.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224-00129.
 
[3] 侯菲,孙娜,宋丽娜,等. GNAO1基因新型变异致发育落后1例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301-303.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219-00024.
 
[4] 梁若冰,赵玉娟,陈璐. 1例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合并白化病基因分析[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304-308.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126-00017.
 
[5] 夏周琦,庚天琦,李霞,等.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38-245.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301-00029.
 
[6] 张佳慧,付岩松,陈晨,等.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作用与应用[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46-254.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303-00032.
 
[7] 李燕伶,陈艳. 外泌体环状RNA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55-260.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309-00035.
 
[8] 李晨曦,徐丽丹. microRNA参与男性生精过程的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61-267.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310-00039.
 
[9] 贾田爽,孙立涛.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分子生物标记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68-273.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201-00122.
 
[10] 朱曼宁,孙立涛,李晓莹,等. 脂联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74-279.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123-00013.
 
[11] 毛建梅,周孟杰,蔡燕. PDHA1基因突变所致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研究进展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80-286.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111-00117.
 
[12] 杨苏彬,张华. TCGA数据库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87-291.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231-00137.
 
[13] 闫彩红,张广美. 沉默POLR2A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17-224.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109-00115.
 
[14] 赵博文,金华,高凤春,等. 胎盘 TNF- α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25-230.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118-00118.
 
[15] 周岑,王冬思,王兵,等. DTNB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4):231-237.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218-00023.
 
[16] 赵斯钰,王燕,贾珊珊,等. 1例 ANKRD11基因突变致KBG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213-216.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015-00099.
 
[17] 于洋,乔虹. m 6A RNA甲基化修饰与营养生理及代谢的联系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157-161.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0914-00088.
 
[18] 柏小青,孟祥宁. 肿瘤细胞中m 6A功能的研究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162-167.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0909-00085.
 
[19] 付岩松,孟祥宁,朱静. 非编码RNA在5FU耐药通路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168-174.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0924-00094.
 
[20] 王巧丽,熊伟,徐国强,等. 循环肿瘤细胞在鼻咽癌中的临床研究[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175-180.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106-00113.
 
[21] 毕玉旭,罗园园,倪炜,等. 外泌体中的miRNA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181-187.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029-00108.
 
[22] 郭新宇,杨广超,李林强,等.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2在肿瘤中的作用[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188-192.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109-00114.
 
[23] 梁琳,赵晓曦. 男性遗传物质异常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193-199.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105-00112.
 
[24] 彭国璇,邱劲超,陈国昇,等. FGFR3突变在软骨发育不良中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200-206.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01016-00102.
 
[25] 韩立业,于景翠. miRNA-4728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44(3):207-212. DOI:10.3760/cma.j.cn231536-20210506-00069.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