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娟,任鸿萍.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76-481.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505-00124.
[2] 肖静,付池培. 医护一体化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不良情绪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81-485.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1230-00125.
[3] 马洋,李帅,孙继红. 基于关怀照顾行为的协同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家属照顾负担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85-49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26.
[4] 陈芝伊,叶慧,燕玲,等. 强化自能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机体容量状态的影响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90-493.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1206-00127.
[5] 海丹丹. 基于体能状态的护理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相关并发症及体能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94-497.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28.
[6] 闫凤霞,李红.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97-50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29.
[7] 王荣. 针对性整体护理管理在急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01-504.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428-00130.
[8] 包玉娥. 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辨证施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04-507.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31.
[9] 倪东华,徐艳松,董晶. 以自我管理导向为基础的5A护理对子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08-511.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1106-00132.
[10] 张秀明,刘颖,霍艳红. 临床护理路径在足踝软组织损伤经VSD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11-514.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428-00133.
[11] 王维,陶琳,易银萍. 每日综合质量检查表在重症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15-518.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34.
[12] 张艳艳,庞宁宁.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干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18-521.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35.
[13] 王建亚. 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眩晕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22-525.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36.
[14] 宋振芳. 盆底肌训练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患者康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25-528.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37.
[15] 朱锋,苏严琳,朱丽萍.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29-533.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38.
[16] 王卫光. 流程化护理在改善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33-536.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39.
[17] 朱杰,胡雪萍. 视频宣教配合舒适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疗效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36-539.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505-00140.
[18] 施志海. 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40-543.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41.
[19] 马艳艳. 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43-546.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428-00142.
[20] 王雪莲,胡旭东,骆美芳. 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47-55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43.
[21] 殷丽芬. 人性化护理与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50-553.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1230-00144.
[22] 马丽红. 预见性护理联合人性化服务在预防手术室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54-557.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45.
[23] 侯燕燕,刘丹.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开展糖皮质激素联合靶向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57-56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329-00146.
[24] 陈少平,卢慧婉,徐六妹,等. 基于治疗性沟通模式联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61-564.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428-00147.
[25] 柳玉芳. 综合护理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损伤感染创面患者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65-568.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48.
[26] 冯彬,林银萍,王燕红,等. 引导式健康教育改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功能、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31-434.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1008-00112.
[27] 樊维佳,罗远芳,舒香云,等. HEART五步沟通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34-438.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329-00113.
[28] 赵晓佩,贾海琼,李飒飒,等. 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38-442.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14.
[29] 陈倩倩,李嫚,唐音,等. 正念减压训练对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42-445.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1206-00115.
[30] 张迪梅,张淑美. 情景式健康教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46-45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329-00116.
[31] 苏丹,李玲,曾祥娥,等.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50-453.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705-00117.
[32] 童玲,张玲,李玉洪,等. 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54-457.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705-00118.
[33] 徐滕滕,赵政敏,徐宾. 整合式心理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57-46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705-00119.
[34] 黄爱华,宗莉莉. 自我效能教育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腿部锻炼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61-464.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1126-00120-1.
[35] 余玲霞,王倩.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64-467.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21.
[36] 张姝姝,茅旭红,缪小惠,等.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68-471.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22.
[37] 顾红,刘敏,吴蕾,等. 母婴皮肤接触式早复温对新生儿体温及产妇结局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72-475.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705-00123.
[38] 张志玲,刘海霞,王昭睿.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风险事件发生危险因素评估体系的构建[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385-388.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705-00100.
[39] 熊贵超,肖嫔,杨理.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在小儿血液科服务质量评价中的构建[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388-392.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01.
[40] 陈炎炎,曾晓丹,彭丽环. 口腔科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393-396.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705-00102.
[41] 王宁宁.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调配环境、成品输液质量及差错发生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396-399.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428-00103.
[42] 黄玉梅,陈秋玉,王桂英,等. 延续性康复护理路径对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康复效果及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69-573.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1201-00149.
[43] 周丽娜,田竹英,靳莉莉.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认知现状及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73-576.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830-00150.
[44] 满振萍,马蓉,刘近英. 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中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05-408.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915-00105.
[45] 亓欣,陆爱文.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08-412.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06.
[46] 陈秀莲.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享教育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13-416.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07.
[47] 李红,闫凤霞. 影响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16-419.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705-00108.
[48] 樊亚琴,丁燕,蒋爱华.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20-423.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09.
[49] 梁迪生,金雁,古晨,等. 老年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23-426.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0110.
[50] 许传英. 炎症性肠病患者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心理干预措施[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427-43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329-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