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国际刊号:
1674-4500
国内刊号:
44-1630/R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创刊时间:
1977
类别:
省级期刊
周期:
季刊
出版地:
行政事业单位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复合影响因子:
开本:
邮发代号: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综述、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教育、临床护理、基层园地、短篇及病例报道


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简介
  • 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原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CN44-1454/R)创刊于1977年,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管理的又一种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和管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本刊主要栏目有:综述、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教育、临床护理、基层园地、短篇及病例报道等。作者投稿可登陆网站,本刊不收审稿费,稿件的发表周期在6个月以内。

     

  • 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栏目设置

    综述、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教育、临床护理、基层园地、短篇及病例报道
分子影像学杂志杂志投稿

1分子影像学杂志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1来稿要求

稿件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文章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其遵循的程序应该获得本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在文章中加以说明。

1.2投稿方式

作者投稿可登陆,来稿3个月未被采用或退修者可自行处理;退修稿逾2个月未修回者,以及未按版面费收费通知要求按时交费者以自动放弃刊登处理。本刊不收审稿费,本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在6个月以内。

1.3权利与责任

作者应保证资料来源的真实性,确保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本刊享有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未经本刊同意,该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文章出版后,即赠当期杂志2册。

1.4栏目设置

述评,综述,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方法,调查报告,医疗卫生管理,医学教育,临床护理,基层园地,短篇及病例报道等。

2分子影像学杂志撰稿要求

2.1文题 

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2作者署名及基金项目

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原则上不应再变动,任何署名的改变要有全部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材料。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另加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文后需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简介(学历、职称、电话、E-mail),并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2.3摘要

论文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采用结构式摘要的形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英文摘要前应列出英文题名、所有作者姓名(如HUDehui,ZENGWeisen)、单位名称(写到科室)等。

2.4图表

文章附图应按照在文中出现的次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图1、图2/Fig.1,Fig.2)。组合图片(如包括两张及以上图片)中的各张图片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A、B、C等)。上传图片时,每个图片(包括组合图片中的各个图片)要分别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命名采用稿件编号作者姓名+图片编号的形式(如"201110111张三Fig.1")。请务必保证图片的分辨率。单个的图片文件一般在600kb以上即可,最好不要超过2M。图中若需要使用箭头、文字等进行标示,请分别提供标示后的图片和未经标示的原始照片(我们会按照作者提供的标示样式对图片进行后期加工)。

表格的设计要简明合理,要使用三线表。涉及统计内容时,表格下方以表注的形式说明主要的统计量值,表中相应数据加以标记。图表的标题要用中英文双语书写,图中文字只用中文即可。

2.5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3.45,P<0.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

2.6参考文献

在正文中,依照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上标标出。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三位的只写前三位,后加“等”或“etal”,未超过的三位的应全部列出。外文期刊名称和作者姓名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Medicus》格式为准。

参考文献格式示例如下:

[1]邓永键,王爽,郑林,等.LUNX基因增强子的克隆及调控活性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2025-9.

[2]KopenGC,ProckopDJ,PhinneyDG,etal.Marrowstromalcellsmigratethroughoutforebrainandcerebellum,andtheydifferentiateintoastrocytesafterinjectionintoneonatalmousebrains[J].ProcNatlAcadSciUSA,1999,96(19):10711-6.

[3]李彦豪.实用临床介入诊疗学图解[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62

 

《分子影像学杂志》出刊周期目录
[1] 姚瑞鑫,郭会利,张斌青,等. 取比值后弥散张量成像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885-891.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1.
 
[2] 魏华滨,闫翠娇,刘爱宁,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损伤及预后的诊断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892-899.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2.
 
[3] 黄思,肖耀成,李建,等. 乳腺癌患者自动乳腺容积冠状面特征与Ki67、C-erbB-2的相关性[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00-904.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3.
 
[4] 刘杰,王玉柱. 基于金属钆-儿茶酚构建的纳米影像探针在小鼠正常器官的双模态成像[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05-910.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4.
 
[5] 易熙,王贵良,马荣,等. Kaiser评分不同界值应用于乳腺病变MRI诊断的效能比较[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11-916.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5.
 
[6] 马力,李晓锋,熊燃,等.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应用时机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17-921.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6.
 
[7] 张桂荣,张妍妍,张博,等. 普美显肝胆期甜甜圈结节MRI表现及其与结节信号胆汁淤积的关系[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22-926.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7.
 
[8] 王毅,黄美铃,蔡思清,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钙化分数在乳腺良恶性钙化病变鉴别中的诊断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27-931.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8.
 
[9] 陆健斐,冯蕾,卜锐,等. 磁共振—经直肠超声认知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4~20ng/mL患者的前列腺癌诊断有效性[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32-936.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09.
 
[10] 周春美,凡利敏,谢扬,等.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中的临床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37-940.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0.
 
[11] 官晓晖,韦惠平,李传,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特征及MRI影像表现[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41-944.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1.
 
[12] 李汝林,张惠玲,周德伟,等. 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45-949.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2.
 
[13] 郭广源,叶裕丰,邓炜,等. 小视野ZOOMit DWI与RESOLVE DWI技术对鼻咽部图像质量的价值比较[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50-953.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3.
 
[14] 何婧,李明星,李友谊,等.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原发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54-960.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4.
 
[15] 陈秋月,黄冬花,全强,等. 多种超声探头联合应用与CT血管造影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有较高诊断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61-964.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5.
 
[16] 刘爱宁,闫翠娇,魏华滨,等. MRI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估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发育情况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65-968.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6.
 
[17] 何承峻,杨小丁,陈海洋.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特征及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的关系[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69-973.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7.
 
[18] 刘正亮,李秀勇,张继强.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74-977.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8.
 
[19] 左娟,耿磊,穆春华,等. 弹性模量值诊断早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价值及其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78-982.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19.
 
[20] 翟威豪,何薇. SPECT/CT骨定量SUVmax分析在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83-987.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0.
 
[21] 李棣华,汪巧荣,焦志欣. 高频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指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88-991.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1.
 
[22] 黎嘉卿,谭理连,梁健华,等.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诊断的对比[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92-996.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2.
 
[23] 张凤,代梦霜,胡大燕,等.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疼痛及乳房外观的影响[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997-1001.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3.
 
[24] 高曼丽,蔡芹芹,包迪,等. 乳腺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参数联合评估与病理对照[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02-1006.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4.
 
[25] 符青云,欧阳小明,郅程,等. 18~30岁女性乳腺癌的4种分子亚型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07-1012.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5.
 
[26] 侯超,李琰. 听性脑干诱发反应消失听力损失患儿临床特征及内耳MR特征[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13-1016.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6.
 
[27] 刘倩倩,汪洋,马安娜,等.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因素[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17-1023.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7.
 
[28] 刘艳美,王倩倩,侯聪,等. 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在卵巢肿瘤及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进展[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24-1028.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8.
 
[29] 原亚利,刘勇,李选,等.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卒中后抑郁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29-1033.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29.
 
[30] 刘锦辉,冷晓玲. 多模态超声联合深度学习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侵袭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34-1040.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30.
 
[31] 鲍峰,李子煜,元及,等. 可视化荧光成像技术的胸部外科应用[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1,44(6):1041-1046. DOI:10.12122/j.issn.1674-4500.2021.06.31.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