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
2095-4174
国内刊号:
10-1073/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2012
类别:
国家级期刊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协会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中国中医药咨讯
总编/主编:
娄多峰
复合影响因子:
开本:
邮发代号:
36-363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大医真言、当代名医、国医传承、名师高徒、继承创新、学术探讨、专家论坛、述评、成果汇、临床研究、规范与标准、病症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临床报道、中成药园地、经验真谛、专题笔谈、专病集萃、验方验法、针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简介
  •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风湿病与关节炎》(月刊)创刊于2012年,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之一。2012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风湿病与关节炎》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突出中国风湿病学特色的专业学术期刊,以风湿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预防为主,涵盖与之相关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突出临床实用性。办刊宗旨是:报道风湿病与关节炎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高我国风湿病与关节炎疾病诊疗水平服务。

  •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栏目设置

    大医真言、当代名医、国医传承、名师高徒、继承创新、学术探讨、专家论坛、述评、成果汇、临床研究、规范与标准、病症研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临床报道、中成药园地、经验真谛、专题笔谈、专病集萃、验方验法、针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投稿

1《风湿病与关节炎》基本要求文章有新意,科学性强,有理论或实践指导意义;表达确切、术语规范、语言精炼、内容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资料可靠、论证严谨。论著不超过4000字,综述、讲座不超过5000字,临床报道1500~3000字,病例报告500~1000字。 

2《风湿病与关节炎》书写中文采用宋体,外文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并注意大小写及上下角。文章正文使用小四号字体,1.5倍行距。要求标点准确,注意,、。”〉)》等后标点不能占第1格,“〈(《等前标点不能留在最后一格。所有数据应核对准确无误。正文中如需使用英文缩写,要求其首次出现处按照“中文全称(英文全称,英文缩写)”的格式书写,例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 

3题名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课题,不要在论文题名处标注,而应在文稿首页下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项目(编号)或×××课题(编号)”;如获专利,请注明专利号。 

4署名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多个作者分属不同单位者,请自行排序,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明。第1作者单位全称以公章为准。作者姓名和单位各占一行,居中书写。 

5摘要和关键词除病例报告、医案医话类论文外,所有论文须附中文摘要。其中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论著类论文须附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350个实词;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类论文,附结构式中文摘要;专家述评、综述、学术探讨、名老中医经验菁华、流派菁华、诊治失误案例分析类论文,附指示性中文摘要;中文摘要中不要使用英文缩写,如“OA”;摘要中也不能标注参考文献。所有论文均须附3~8个关键词,且应尽量采用最新《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所列的词;如表中尚无相应的词,可使用当前习用的词;关键词中的第1个词必须来自CMeSH,以便检索。 

6层次标题包括标题编号和标题本身。标题层次一般不宜超过3级;第1级标题编号用1,第2级标题编号用1.1,第3级标题编号用1.1.1;各级标题编号均左顶格排,其后不用标点,留1个汉字空,然后排标题。 

7表格和插图表格和插图务求少而精,所有表格(插图)均应设表(图)号、表(图)题,并在正文相应的位置上标注,例如:(见图1)。若1幅图内有几幅分图,可写为“图3(1)”等。表格请用三线表,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均数及标准差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一致,设计时请参考本刊采用格式。线条图外廓以矩形为宜,高宽比例为5︰7,避免过于扁宽或狭长,扫描线数不低于800DPI;1幅图内有几幅分图时,各分图的分辨率、高宽比例应一致。照片图应清晰,对比度好,原大或缩小使用者扫描线数不低于300DPI;放大使用或须作特技效果者,扫描线数不低于600DPI。图上文字应以位图(矢量化)形式植入。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8医学名词和简化字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七)》(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准;暂未审定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及199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亦可参照新版《新华字典》。 

9量和单位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均应符合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GB3100~3102—1993,例如:秒→s,分钟→min,小时→h,天→d,升→L,毫升→mL。但是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不能以英文字母代替,而应使用汉字,例如:“周”不能写成“w”,“月”不能写成“m”,“年”不能写成“a”(图表中除外)。所有计量单位符号均用正体和乘式表示法,不用斜线,例如:mg/Kg/d→mg?kg-1?d-1。数值与单位符号之间空半字空,例如:5ml→5ml,45℃→45℃,50~60℃→50~60℃。 

10数字用法应符合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准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废除撇分节法(年份、部队番号、仪器型号等除外)。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整数和小数的分节方法为: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1/2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例如:27484563.14159265。 

11统计学处理论著类文章(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中的数据要求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注明统计学处理的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等)、统计学软件的名称及版本(如SAS9.13、SPSS11.5等)、检验水准(检验水准α=0.05或检验水准α=0.01)。文中须规范使用统计学术语。例如:“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等统计学用语不规范,应改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符号的使用应按照GB3358--82《统计名词及符号》的规定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斜体x(—),不用英文大写斜体X(—)或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斜体s,不用SD;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斜体sx(—),不用SE或SEM;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斜体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斜体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斜体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斜体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⑩样本含量用英文小写斜体n。P值前应给出检验统计量的具体数值,如“t=”“χ2=”“F=”“q=”等。P值和检验统计量的数值,要求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参考文献所引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以近5年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为主(近5年文献≥50%,近3年文献≥40%),内部资料、个人通讯、二次文献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综述类文稿引用文献一般为30~40条,论著类一般为10~15条,其他文稿一般为7~10条。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正文内引用处按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码,并将数码置于方括号中,将数码连同方括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其间用“,”相隔;如遇连续序号,序号间标注起讫号“–”。如同一文献被引用多次,则只编1个号,文献表中不必重复著录页码。文末参考文献表中若同一文献作者不多于3人,全部著录(姓名中间用逗号隔开);3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后加“等”或“etal”(英文)、“他”(日文)、“идр”(俄文)。文末参考文献表中的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欧美作者的“姓”要写全,其中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名”缩写,并省略缩写点(例如:EinsteinA);如用中译名,只著录其姓。正文中引用处的作者姓名则按照原文种的书写习惯,如大部分欧美国家的作者姓名采用“名前姓后”的形式(例如:AlbertEinstein)。西文按《医学文献索引》(IndexMedicus)格式缩写年份,卷(期):起页-迄页.。 

正文内引用处的标注格式具体如下: 

1)张××等[1]指出…… 

2)×××技术具有迅速、敏感、重复性高等优点[1,3-5]。 

3)按文献[3]方法测定×××含量。 文末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格式具体如下: 1)专著(包括图书、学位论文、技术报告、多卷书、丛书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下同)].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下同).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3)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3有关版权转让声明凡向本刊所投稿件,一经录用,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编辑部向作者赠当期杂志2册(短文赠1册)。 

14投稿文稿如不符合上述要求,恕不接受。本刊施行在线投稿,不接收纸质稿件。稿件正文用Word格式,图片及其相应的说明附于文章末尾;图片用TIF或JPG格式保存。图片放在同一个压缩包里和正文分别上传。来稿请作者单位主管学术的部门审核,出具纸质加章推荐信,推荐信以图片的形式同正文分别上传。请作者认真保存原件,以备编辑部索取。若接到本刊回执后90日内未收到刊用与否的通知,可另投他刊;退修稿逾20日不修回者,视为撤稿。本刊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但有涉及原意的修改时,则会征得作者同意。不采用的稿件不再退还,请自留底稿。稿件实时处理情况请登录本刊网站查询。

 

《风湿病与关节炎》出刊周期目录
[1] 肖莉莉,林煜,郑世雄,等. 氟尿嘧啶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滑膜损伤的影响[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1-6.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1.
 
[2] 程丽丽,黄传兵,汤忠富. 重骨颗粒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7-10,15.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2.
 
[3] 胡倩,李丽梅,王为,等. 《中国傣医单验秘方大全》治疗风湿热痹的用药特点探析[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11-15.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3.
 
[4] 姚家树,高明利,于静.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信度、效度分析研究[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16-19,27.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4.
 
[5] 宋子弦,朱庆云,朱亚丽.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现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20-24.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5.
 
[6] 王娟娟,郑世滩. 抗Scl-70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硬化症合并皮肤淀粉样变1例[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25-27.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6.
 
[7] 胡零三,阮宜骏,陈绮,等. 胸锁关节痛风性关节炎1例[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28-29,32.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7.
 
[8] 李沛,潘富伟. 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在风湿病健骨养骨中的应用探讨[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30-32.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8.
 
[9] 江梦瑶,张华东,陈锐,等. 娄多峰教授痹病发展机制——"邪随虚转分寒热"探析[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33-35.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09.
 
[10] 丛熙贤,刘东武,高明利,等. 娄多峰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学术思想浅析[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36-37,41.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0.
 
[11] 杨林江,娄玉钤. 应用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分期辨治调护[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38-41.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1.
 
[12]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 肩痹的证治[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42-44,48.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2.
 
[13] 金灵璐,朱尉东,仲卫红,等. 升麻素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45-48.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3.
 
[14] 何晓芳,陈霞,韦尼. 试析中青年男性痛风患者疾病特征及危险因素[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49-52,56.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4.
 
[15] 梁伟东,陈柳廷,彭剑虹. 从阴火论治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53-56.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5.
 
[16] 魏明慧,奚玉鑫,方慧敏,等. "VR+"赋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57-60.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6.
 
[17] 李泽,冷向阳.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中医辨证治疗现状[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61-63,75.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7.
 
[18] 杨礼泛,饶飞,安育松,等.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64-67,71.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8.
 
[19] 许飞,李学军. 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机制探究[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68-71.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19.
 
[20] 彭莎,姚楠,宋敏,等. lncRNA-CIR在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72-75.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20.
 
[21] 杨玉婷,杨爱兰,倪吉祥,等.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血清标志物的最新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76-80.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21.
 
[22] 征稿启事[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2):封3.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12.022.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