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发表-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有保障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
1004-4140
国内刊号:
11-3017/P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时间:
1987
类别:
统计源期刊
周期:
双月刊
出版地:
科研院所类
语言:
中文
曾用名:
总编/主编:
王椿镛
复合影响因子:
0.475
开本:
邮发代号:
期刊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CT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信息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简介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CT理论与应用研究》(季刊)创刊于1993年,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设有CT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期刊的传播范围遍及全球主要地区。本刊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3年获“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核心, 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CT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信息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投稿

1CT理论与应用研究投稿须知

作者投稿件时若无专门说明,则表示作者和编辑部都共认:

1.1投稿稿件为原创作品、无一稿两投,并且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两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负责。

1.2一旦稿件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准予刊登发表,作者将论文著作权中的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发行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编辑部。

2CT理论与应用研究稿件要求

2.1所投稿件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分明,论述精练,语言准确,符合规范。

2.2量、符号和单位

期刊刊登论文中的量名称、量符号及其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代表变动性数字)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排斜体;矢量、张量排黑斜体;量符号的下标,属“变动性的”用斜体,其他情况用正体。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其量名称及单位。

单位名称及符号采用国际标准制,单位符号用正体。常用的数学符号(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转置符T,微分符d等)排正体。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标明全称并说明中文含义。

2.3图件

投稿稿件请附必要的图件。图件要求具有科学性,符合规范,清晰美观,能直接用于制版,图件的精度不小于300线。每幅图件注明唯一图号和图题,图号和图题在图的下方,用小五号宋体字。坐标轴以“量符号/单位”规范形式表示,如f/Hz,v/(mA·s-1)。图中内容要用六号宋体字。对于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地图出版要求。必要时可加图注,图注用六号宋体字。

2.4表格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表号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小五号宋体字)。表中量和单位的标示形式同图(六号宋体字)。图表直接列于文中,勿另置。

2.5参考文献

投稿稿件遵循著作权法,凡引用他人资料、数据、方法、图表以及结果、结论的,必须注明出处,列出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详见“《CT理论与应用研究》投稿样式”(可向编辑部索取)。

2.6请提交论文研究工作的基金来源、编号,以及200字以内的第一和通讯作者简介(见投稿样式)。

3CT理论与应用研究注意事项

3.1投稿一般采用电子投稿方式,也可寄一式3份机打稿件。特别鼓励有条件的作者在线投稿。

3.2投稿者可建议2-3名评审者(请注明学位、职称、研究领域、单位和详细联系方式),以及要求回避的评审者。供编辑部参考。

3.3来稿如不符合以上要求,将退作者修改后再投。请投稿者自留稿件底稿,刊用与否恕不退稿。除双方另有约定之外,一般作者3个月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3.4来稿一经采用,酌寄稿酬并酌收版面费。赠送抽印本20份及样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出刊周期目录
[1] 吕振涛,桂志国,刘祎,等. 基于加权平均的工业CT旋转中心校正方法[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39-546.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1.
 
[2] 王兆旗,李林,王彬,等. 地震资料宽频处理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矿体描述中的应用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47-554.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2.
 
[3] 刘萍,黎淼,张彦琦,等. 基于高紧支性移动最小二乘法的骨密度能谱探测技术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55-565.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3.
 
[4]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投稿须知[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66.
 
[5] 张苏波,徐永军,孙毅,等. PI-RADS v2.1联合PSA相关指标预测PSA灰区前列腺癌的价值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67-574.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4.
 
[6] 杨振兴,郝粉娥,赵磊,等. 腮腺良性肿瘤容积穿梭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特征分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75-582.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5.
 
[7] 张凤令,赵黎,刘佳宝.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CT特点分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83-590.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6.
 
[8] 王凌云,张阳,陈勇,等. 双能CT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浆膜侵犯的临床价值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591-602.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7.
 
[9] 邓小林,谢惠,屈亚林,等.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在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术前的应用价值[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603-609.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8.
 
[10] 刘力,金梅,李鑫,等. 双能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效能与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611-618.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09.
 
[11] 余松蓝,朱桂雯,何强,等. 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分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619-627.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10.
 
[12] 杨英,王旭,刘戬,等. 气管瘘患者诊治中的应用MSCT在难以耐受食道造影的食管[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629-636.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11.
 
[13] 孙中洋,周慧慧,金万庆,等. 低剂量MSCT多平面重建在早期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637-643.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12.
 
[14] 孙凯敏,李敏,王伟新,等. 多层螺旋CT和MRI在额骨内板增生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645-652.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13.
 
[15] 季文清,余翠,吕艳娥,等.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研究进展[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5):653-659.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5.14.
 
[16] 陈康,狄贵东,张佳佳,等. 基于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储层预测[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4):403-415.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4.01.
 
[17] 信息动态[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4):416.
 
[18]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投稿须知[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4):424.
 
[19] 李立胜,王兆旗,丁梁波,等. 潜水波层析成像速度建模技术在鄂尔多斯黄土塬区的应用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4):417-423.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4.02.
 
[20] 向俊锋,周仕礼,蒋晓菁,等. 大足石刻北山168窟围岩病害高频瑞雷波成像[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4):425-436.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4.03.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